众力资讯网

释永信塌了,更伤了信众的虔诚

“释永信被批捕”的消息一出来,朋友圈里一半人说“早该如此”,另一半人却沉默着叹气——叹气的不是替他惋惜,是疼自己那份被糟

“释永信被批捕”的消息一出来,朋友圈里一半人说“早该如此”,另一半人却沉默着叹气——叹气的不是替他惋惜,是疼自己那份被糟践的虔诚。有人说“连少林寺方丈都如此,还有谁能信得过?”这个顶着“少林寺住持”光环的僧人,最终因职务侵占、挪用资金、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三项罪名被依法逮捕,可比起账本上的脏钱,他最该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是把无数人心中的佛堂搅成了敛财的名利场。

谁没在寺院里见过那样的场景?白发老人从皱巴巴的布包里掏出零钱,郑重地放进功德箱,嘴里念叨着“求佛祖保子孙平安”;年轻人攥着刚发的工资,恭恭敬敬地添上香火钱,盼的是迷茫生活里能有份心灵依托。这些钱在信众眼里不是数字,是沉甸甸的信任——信任穿僧袍的人能守着清规戒律,信任寺院的香火能滋养佛法传承,信任这份虔诚真能换来一份心安。可释永信们,偏偏把这份信任当成了“生财密码”。

看看他的“商业版图”,你根本分不清这是僧人还是资本大鳄。1998年就成立实业公司搞旅游开发,2008年创办资产管理公司专门对外投资,累计投出去的钱近8000万元。少林寺的招牌被他玩得明明白白:开淘宝店卖9999元一套的武功秘笈,授权游戏公司做少林题材手游,甚至让旗下公司花4.52亿元拍地进军房地产。本该晨钟暮鼓的清净地,硬是被他打造成了“赚钱天团”,连佛门最神圣的“功德箱”,都成了精准收割的工具。

这让人想起潭柘寺那70个功德箱的笑话——53个都归景区所有,信众投的香火钱最后全进了商业公司的账户。

释永信比这玩得更高级,他把少林寺的无形资产当股权,把信众的供养当启动资金,一边穿着僧袍念着经,一边算计着资产增值。更讽刺的是,早在2015年就有人举报他私生活混乱、有双重户籍,当时少林寺还发声明喊冤,说这是“造谣”,可如今官方通报坐实了他“严重违反佛教戒律”,连私生子的传闻都并非空穴来风。

有个老香客说得戳心:“以前逢年过节必去少林寺,哪怕挤破头也要烧头柱香。现在看到释永信的新闻,再摸家里的佛珠都觉得隔应。”这才是最可怕的后果——不是一笔钱被贪了,是一群人的信仰被砸了。对信众来说,释永信不是普通僧人,是“少林”这个千年品牌的象征,是“佛法庄严”的具象化。当这个象征人物忙着开公司、算利润,把袈裟当成保护伞,信众心中的佛就跟着塌了。

我认识位阿姨,老伴走后每年都要给少林寺捐一笔钱,说是“替老伴修福报”。今年夏天听说释永信被调查的消息,她特意坐火车去了趟登封,不是去祈福,是去寺门口站了半天。回来后她把家里的少林日历收了起来,叹着气说:“不是不信佛了,是不敢随便信穿僧袍的人了。”这种“不敢信”,比任何罪名都更伤人——佛法本是渡人的舟,可掌舵的人自己先沉了,还把一船人的信任都拖进了水里。

有人说“他只是个例,不能代表整个佛教”,这话没错,可坏就坏在“例”的分量太重。少林寺是什么地方?是“天下武功出少林”的文化符号,是无数人对佛教的初印象。释永信拿着这个金字招牌胡作非为,就像庙里的佛像被人泼了脏水,哪怕佛像本身是干净的,看的人心里也会蒙上阴影。就像潭柘寺的功德箱骗局曝光后,很多人去寺院再也不愿投钱,不是吝啬,是怕自己的善意又被装进了商人的腰包。

更让人愤怒的是他的“双面人生”。在信众面前谈“慈悲为怀”,转身就把寺院资产挪作私用;在镜头前说“清静修行”,私下却违反戒律搞不正当关系。这种虚伪比贪腐更戳人——你捐钱求的是“因果报应”,他却用你的钱过着酒肉生活;你守着“诸恶莫作”的信条,他却把“违法乱纪”当家常便饭。当虔诚遇上算计,当信仰撞上贪婪,碎掉的何止是对一个僧人的信任,更是对“善有善报”的基本信念。

这些年“挟佛敛财”的乱象真不少。有的寺院把“摸石鱼”“撞钟”都变成收费项目,10块钱一次,钱直接进功德箱;有的假僧人穿着僧袍在景区拦人“算命”,三言两语就骗走几千块;还有的商业公司承包寺庙,门票涨得比房价还快,功德箱成了“小金库”。十部委早就发文禁止借教敛财,可总有人顶风作案,就是因为像释永信这样的“标杆”带坏了风气——连少林寺住持都在搞商业化,其他人自然有样学样。

释永信的落网,是法治对佛门乱象的一记重拳,可愈合信众的伤口却没那么容易。那些被他挪用的资金能追回来,被他玷污的佛门声誉,却需要无数守规矩的僧人用十年、二十年去修复。有位法师说得好:“僧人守戒,才是对信众最好的‘加持’;寺院清净,才是对佛法最好的传承。”佛门从来不是避税天堂,僧袍也不是贪腐的保护伞,那些跪在蒲团上的信众,拜的不是某个人,是心中的善与净。

现在去寺院,常能看到有人投功德箱前会犹豫一下,甚至会问僧人“这钱是给寺里的吗”。这种犹豫多让人心酸——本该最纯粹的信任,如今却要带着防备。释永信们或许忘了,功德箱里的钱,是老太太的养老钱,是年轻人的辛苦钱,是无数人把“希望”折成的形状;寺院的香火,烧的是虔诚,不是欲望;僧人的修行,修的是初心,不是财富。

释永信被抓了,但更重要的是要守住佛门的底线:让功德箱回归“功德”本质,让僧袍回归“清净”本意,让信众再走进寺院时,不用猜钱去了哪里,不用怀疑人的真假。毕竟,佛在心中,不在账本上;虔诚在行动里,不在香火钱的多少上。

别让佛门变成“摇钱树”,别让信众的眼泪,成了贪腐者的“功德”——这才是释永信事件最该留下的警示。

评论列表

西门吹雪
西门吹雪 2
2025-11-16 19:28
赶紧抓人拉去枪毙[AK47][AK47]
游戏人间
游戏人间 1
2025-11-16 19:23
无间地狱,永世不得超生,万劫不复,就算以后改过向善诵经念佛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必堕地狱,有福气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还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福气,况且得到的一切还要还的。六道轮回公平的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是不能相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