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老表些!你们敢信?我揣着一兜童年回忆杀回母校,结果校门没找着,先瞅见墙上“老有所依”的红标语——当年我们上课传纸条的教室,现在是嬢嬢们搓麻将的活动室!
刚踏进校园,脚杆就陷进泥坑头——这哪是操场?分明是“退休大爷小菜园”,莴笋苗苗长得比我当年的数学成绩还精神。抬头一看,以前写“团结友爱”的白墙,现在刷着“美德敬老”,旁边还画了只摇尾巴的小狗,活像我当年上课偷摸画的涂鸦成了“官方文创”。
我扯起嗓子喊:“王二娃!你当年藏的弹珠还在树底下不?” 结果窗户口探出个白头发大爷:“啥子弹珠?我这盆多肉刚浇了水,莫给我碰倒了哈!” 凑近一瞅,这大爷居然是当年跟我抢乒乓球台的“校霸”!现在穿个花围裙,手里捏着喷壶,说话比我外婆还温柔:“现在不比当年咯,打太极都怕闪到腰杆。”
更扯的是,以前我们翻墙逃课的矮墙,现在砌成了“养老观景台”,几个嬢嬢坐那儿织毛衣,看见我就招手:“小伙子,帮我把毛线团捡一哈?” 我边捡边问:“嬢嬢,你认得到李小花不?当年她跳皮筋能连赢十局!” 嬢嬢把老花镜一推:“啥子小花?我是张桂芬!当年你们偷摘我家橘子,我追了三条街!” 我脑壳一懵——这哪是张嬢,分明是当年追得我鞋都跑掉的“橘子守护神”!
进了以前的教室,黑板上没了“解:设x为...”,换成了“今日菜谱:回锅肉盖饭”;课桌椅摆成了“麻将四人组”,当年我刻“早”字的桌子,现在垫着嬢嬢们的保温桶。我摸着桌角叹气,旁边大爷拍我肩膀:“小伙子莫惆怅,当年你上课睡觉流的口水印,现在是我们‘忆青春’展览品!”
最绝的是操场那棵老黄桷树,以前我们爬树掏鸟窝,现在树底下拴着只金毛,看见我就摇尾巴——这狗的辈分,怕是比我还高,搞不好是当年那窝鸟的“后代家属”!
出校门的时候,我抱着当年偷藏的漫画书站在泥地里,突然觉得这场景比川剧变脸还魔幻:青春是场“回锅肉”,当年的“调皮蛋”炖成了“养老团”,教室的粉笔灰变成了菜香,弹珠声换成了麻将响——但不管咋变,这地方还是热热闹闹的,就是主角从“四川娃”,换成了“四川嬢嗲”。
老表些,你们母校现在是啥样?评论区摆一哈,搞不好你当年的同桌,现在正在你母校当“养老棋牌室厅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