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产证上的人去世了,房子要过户怎么办?
很多人觉得,父母过世后房子自然就归自己所有,殊不知这个错误的观念导致有的人可能出现产权纠纷,甚至房子不再跟自己“姓”。
房子过户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劝你还是提前了解!
相关流程当父母去世后,其名下的房产需要由合法继承人通过法定程序办理过户。整个过程主要分为两大步骤:
第一步,办理继承权公证或获取法院判决书;
第二步,持有效法律文书到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
01
确认继承方式与办理法律文书
这是整个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您需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之一,获得确认您继承权的法律文件。
方式一:继承权公证
首选,效率较高
这是最常见的继承方式,需要所有合法继承人共同前往公证处办理。
核心流程:
预约与申请
联系房产所在地或主要继承人所在地的公证处进行预约,并提交公证申请。
全体继承人到场
所有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必须全部到场。如果有人自愿放弃继承权,需当场签署放弃声明。如果有人已去世,需提供死亡证明。
提交材料与公证谈话
公证员会审核所有材料,并与所有继承人进行谈话,确认继承意愿的真实性。
领取公证书
材料审核无误且所有继承人意思表示一致后,公证处会出具《继承权公证书》。
所需资料清单:身份证明文件:
所有合法继承人的身份证、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
被继承人(逝者)的证明文件:
父母的死亡证明(由医院出具的《医学死亡证明》或派出所注销的户口证明)。
父母的婚姻关系证明(结婚证,或由档案部门出具的婚姻关系证明)。
房产权利证明:
房产证(不动产权证书)原件。
如房产已抵押,需提供抵押权人同意办理继承的书面证明。
继承关系证明:
亲属关系证明(可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社区或派出所出具),用以证明所有继承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如果继承人中包含已故者,需提供其死亡证明及其晚辈直系血亲关系证明。
其他可能需要的文件:
父母生前的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如有)。
如果有继承人放弃继承,需提供其亲笔签字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通常可在公证处现场填写)。
2方式二:法院诉讼
当继承人之间存在争议或无法共同办理公证时
如果继承人之间对房产分割有争议,或无法配合前往公证处,则需通过诉讼解决。
流程:
由一位或多位继承人作为原告,将其他继承人作为被告,向房产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继承纠纷诉讼。
结果:
法院会根据法律和证据进行调解或判决,最终出具《民事判决书》或《民事调解书》。
所需资料:
基本与公证所需材料相同,但需额外准备起诉状等法律文书。
02
办理不动产过户登记
在拿到《继承权公证书》或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后,即可前往房产所在地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过户手续。
核心流程:
预约办理
通过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官网、公众号或电话进行预约。
现场提交申请
由继承人(受让人)携带全部所需资料,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窗口填写《不动产登记申请表》
缴纳税费
根据国家规定,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契税。您主要需要缴纳的是印花税(按房产价值的万分之五)和可能产生的登记费、工本费。
领取新证
资料审核通过并完税后,不动产登记中心会受理您的申请,并在规定工作日内通知您领取新的《不动产权证书》,证书上的名字将变更为继承人。
所需资料清单:
《不动产登记申请表》(现场填写)。
所有继承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核心法律文书:《继承权公证书》或法院的《判决书》、《调解书》原件。
原《房屋所有权证》或《不动产权证书》。
已缴纳的印花税、登记费等税费凭证。
重要注意事项与温馨提示
1
税费问题:
再次强调,法定继承免征个人所得税和契税。请勿轻信需要缴纳高额税金的说法。如果是非法定继承人通过遗嘱继承,则视为赠与,需要缴纳契税。
2
提前准备与沟通:
在办理公证前,务必与所有家庭成员进行充分沟通,确保大家对继承方案无异议,这样可以极大提高效率,避免后续纠纷。
3
材料真实性:
所有提交的文件必须真实、有效。提供虚假材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4
时效问题:
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办理继承过户本身没有明确的时效限制。
5
费用预算:
主要费用包括公证费(按房产估值的一定比例收取)、法院诉讼费(如有)、不动产登记费、印花税和工本费等。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机构,做好预算。
总结流程:
准备齐全资料 → 所有继承人前往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书》(或通过法院获取判决书)→ 持《公证书》等文件到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过户 → 缴纳相关税费 → 领取新的不动产权证书。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您顺利完成房产继承事宜。由于各地政策可能存在细微差异,建议在办理前电话咨询当地的公证处和不动产登记中心,以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