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面这一段引用自网络。还有一段也大同小异,见图片。
以上两段文字在网络上贴得到处都是。
我引用全文的原因,是为了彻彻底底辟一下谣。
首先明确,确实有一位中国女人,也确实来自广西来宾大湾镇,其真名确实叫冯静,其人在柬埔寨开店做饮食生意,和上面的劫囚案中的女人没有任何关系。
劫囚案中的女人,究竟是什么来历?据查证,她是越南人,和中国人没有任何关系,更不可能是什么广西壮族人。
这也有可能真实生活里的冯静可能有什么暗恋者,于是将冯静塑造成了情痴一样的存在。
造谣的人对冯静如此了解,既知道全名,又知道她是哪里人,甚至可能有冯静的照片,可见造谣的人应该是认识和熟悉冯静的人。由于造谣的这个故事其实美化了冯静,我个人觉得他应该是暗恋冯静的人。
那么被救下的男人是不是叫阮依豪呢?当然不是,据最新新闻,他叫范文宝(又译庞万宝)。
所以这基本上是网络炮制的谣言,有人用AI生成部分图片,有人制作带字幕视频,有人编写感人的故事,每个人忙得不亦乐乎,图的是什么?
国内的男人们一直想有个深情和痴情的女人,但就是得不到。他们不想这根本原因是什么,只知道责怪女人的无情和薄情。
这就相当于在骂女人。得不到就骂。
相当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下面以葡萄为例说明。
想一想,为什么这世上还是有好吃的葡萄,同时为什么有人可以吃到?难道是因为国内没有这样的葡萄种子吗?这或许也是原因之一。
要有好吃的葡萄,充足的阳光是需要的,清新的空气是需要的,农民在种葡萄时还得用科学的方法才行。
当然如果有育种公司积极研发新品种的葡萄,那么好吃的葡萄会越来越多。这样人们就可以吃到越来越多的好葡萄。
所以要吃到好葡萄,是多重因素促成的结果。
假设现在有一个人也想要吃到葡萄,他要么去购买,要么自己积极创造好葡萄的生产条件,那么他也可以吃到新品种同时好吃的葡萄。
但是如果这个人不去购买,二也不想自己生产葡萄,想到的是方法是编一个好葡萄的故事,让大家争相转发评论,这样的方法,好葡萄会凭空产生吗?或者好葡萄会被教育出来吗?
显然,好葡萄是不可能通过编感人故事的方法产生的,要么直接采购,要么创造,背后是科学技术、兴趣、阳光、土壤、空气等一系列条件的最佳配合。
同理可知,好女人也不是编感人故事就可以拥有的。不会有一个女人看了上面编写的感人故事就变得深情,也不会变得痴情。
用这样的故事攻击女人更是一种下作。
如果用这样的故事教育女人,那更是会让女人厌烦的。没有哪个女人会希望凭空多出一个爹吧?
男人也不希望凭空多出一个爹吧?
在这一点上,男人本应该去神入女人。男人自己都不喜欢的做事方式,将心比心一下,女人肯定也不喜欢的。
所以,像上面这样的两则谣言不要再传了,传得越多,越会让女人反感,教育不出一个痴情和深情的女人。假的就是假的。
有这闲功夫,不如想一想怎么去关心去照顾去尊重去爱你身边的女人吧。相信我,痴心可以换情深。
对了,那个被认为名叫“冯静”的人,真名叫阮氏海云。更多关于阮氏海云的个人资料如下。
阮氏海云是越南籍女性,因策划劫囚救夫事件引发关注。她为营救丈夫范文宝(又译庞万宝),提前4天布局:11月14日租用黑色雷克萨斯轿车,16日通过Telegram花费1500美元购买K54手枪,17日在柴桢省住宿一晚,18日上午在柬埔寨柴桢省法院向丈夫递枪协助越狱。整个行动虽周密但仅9小时后全员落网。其行为被部分网友称为“东南亚最后的大嫂”,但实际涉及非法买卖武器、劫持等罪名。警方在其供述下缴获作案手枪K54及弹匣。
(木田之光写于2025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