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共同社报道,日本自卫队约10名校官级干部等5日访问北京,开展与中国军队的交流活动。
一个平常的北京早晨,天空划过一道白色的航线,日本自卫队的专机不声不响地降落在首都机场。

飞机舱门一开,十来位西装革履的日本自卫队校官走下舷梯,没人带着相机。
将直奔解放军的基地要说以往中日军事互动,多半隔着屏幕和桌子,这次直接让日本高阶军官走进我国的基地大门,信息量一下子拉满。
有人说,这像是在下国际象棋,双方都把棋子摆在了桌面上。到底谁更有底气,谁敢让对方看见自家后院,这场交流到底意欲何为?

说起来,这批日本自卫队干部的来头绝不小。他们是各军种的中坚力量,职位都是校官级别,在日本军队里绝对算得上是有话语权的角色。
按照共同社的报道,这次访问将持续一周左右,期间他们会参观我国陆海空三军的相关设施。
有人会好奇,这到底是“友好走访”还是“试探探底”?
这场中日军事交流的背后,其实是亚太局势的风云变幻。当前,特朗普重返白宫,亚太地区各国都在重新排列自己的安全棋子。
日本向来紧跟美国的步伐,但这次派出自卫队精英主动来访,多少显得有些耐人寻味。

我国不但敞开大门,安排高规格接待,还大方地让他们参观核心设施,这不是胆子大,而是底气足。毕竟,谁家底子厚不厚,只有真刀真枪地过过招才知道。
再看时间线,11月初,东盟防长扩大会议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董军国防部长出席并发表讲话。
会后不久,他和美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的防务高官陆续展开会谈。
紧接着,10月31日下午,国家最高层在韩国庆州亚太经合组织非正式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这一连串动作,看似无声,实则分量十足。你来我往之间,释放的信息比单纯的外交辞令要实在得多。

有意思的是,让国外军官参观自家军事基地,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这是我国在安全领域的一种自信姿态。
你可以看,但只能看到我们愿意让你看见的。这不光是信心的表现,更是对双方关系的一种精准把控。
既表现了开放的态度,也巧妙设定了“边界感”。日本自卫队军官能进解放军基地,但能看到的、能聊到的,都是经过我国精心安排的。
这种自如和分寸感,恰恰体现了我国对亚太局势的把控力。
我国当下的战略定力其实,日本在安全政策上一直小心谨慎,但近年来又频频试图突破旧有的框架。和美国联合演习,和澳大利亚眉来眼去,安全焦虑感逐年上升。
但无论怎么折腾,亚洲的安全大局始终离不开我国的身影。自卫队干部这次来访,既有试探意味,也有缓和气氛的需要。大家都清楚,亚太这盘棋,谁都离不开谁,彼此心照不宣。

在外交层面,董军国防部长在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措辞一如既往地坚定,强调我国坚持和平发展,致力于共同安全。
期间与美日韩澳的会谈,主旨也很明确:维护地区和平稳定,推动合作共赢。这些话说得很实在,没有一丝多余的修饰。我国的态度一直没变,不主动挑事,但绝不怕事。
再说回这次访问。让日本自卫队高级干部直接走进解放军基地,表面上是一次“友好交流”,但其中的门道不少。
我国安排他们参观的设施,既有代表现代化水平的装备,也有显示军队日常管理、训练的部分。
外界看到的是开放透明,实则每一项内容都经过反复推敲。对外展示自信,对内确保安全,这种“张弛有度”,正是我国当下的战略定力。

日本这边也不是一味地被动。日本自卫队近年来对周边安全极为敏感,不仅频繁举行演习,还不断加强与盟友的合作。
这次能有机会来我国参观,既是想近距离了解我国军力,也想通过交流找到一些共识。其实,彼此都不想让紧张升级到失控,毕竟一旦擦枪走火,谁都讨不了好。
有些人可能觉得,让日本军官进解放军基地,是不是太冒险?但其实,这样的交流,远比闭门对峙要理智得多。
让对方了解我们的实力和底线,既能减少误判,也能在必要时传递清晰信号。毕竟,亚太现在是个大熔炉,谁能稳得住,谁才是真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