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教师绩效工资又要变?多劳多得真要实现了?

最近教师圈里又在热议绩效工资新方案。有老师说:“这次好像真要动真格了,干得多、教得好的老师,终于能多拿点钱了。”听起来挺

最近教师圈里又在热议绩效工资新方案。

有老师说:“这次好像真要动真格了,干得多、教得好的老师,终于能多拿点钱了。”

听起来挺振奋人心的。

毕竟,很多老师这些年最大的心声就是,我不怕忙、不怕累,就怕干多干少一个样!

01 | 大锅饭的年代,真伤人

以前学校老师的工资分配,说白了就是一口大锅饭。

干多干少、教好教坏,差不多一个数。

有的老师一学期带两个班,还要当班主任,备课、改卷子、开家长会、学生心理辅导……

而有的老师,课上得少、事也不多,每月工资一分不少。

这几年,很多学校也想打破这种平均主义,开始多劳多得、奖优罚懒。

但很多地方的绩效改革一开始并不彻底,这里扣一点、那里分一点,最后差不多也就差个一两百块钱,意思意思。

这就让绩效成了摆设,既没真激励人,也容易引发矛盾。

02 | 这次的新方案真有变化

最近一些地方开始试行教师绩效新方案,听说重点不再是扣钱分钱,而是激励创新与实干。

比如,以下几类老师被明确列为绩效加分重点:

1、积极创新的老师

那些爱折腾、敢尝试的老师有福了。

他们愿意把AI、电子白板、线上平台这些新东西融入课堂,愿意设计项目化课程、组织跨学科活动。

以前这些创新在考核中几乎没人提,现在却能真正在绩效里体现出来。

干得多、干得好的老师,终于能被看见。

2、师德突出的老师

有的老师不是靠业绩出彩,而是靠一份温度打动人。

他们对学生公平、耐心、负责。

放学后还在辅导成绩薄弱的孩子,假期里还在关心留守学生的生活。

这种无声的付出,以前很难量化,现在也被纳入绩效考核中。

有学校甚至设立了家长满意度评分,作为绩效分的一部分。

3、教学成果显著的老师

这类老师凭着责任心和教学能力,让班级成绩节节上升。

有的普通班在他们手里能提十几分,年级平均分都被拉高。

这种硬核成果,现在不再被一视同仁淹没,而是成为绩效的重要依据。

4、扎根基层、默默坚守的老师

他们常年在乡镇、山区、边远地区任教,条件艰苦,生活不易。

新方案中特别强调对这些老师的倾斜,交通、住宿、生活补助加绩效一并考虑。

这让那些一直在角落里发光的老师,终于能被看见。

03 | 听起来不错,但老师们也有顾虑

在不少老师的讨论区里,大家一边拍手称快,一边也担心:

“这绩效到底怎么评?谁来评?会不会最后又成了形式?”

确实,绩效的公平性始终是核心。

如果考核标准模糊、操作随意,很容易变味:

要么关系好加分多,要么谁忙谁吃亏。

有老师调侃:“最后一看名单,又是那几个熟面孔,唉,干劲瞬间没了。”

所以,绩效改革的关键不在怎么扣,而在怎么算得明白、发得服气。

好的绩效制度,应该让老师们心里有杆秤:

我多备课、多上公开课、多带学生活动,这些努力都能被量化、被看到。

04 | 绩效的意义,不只是多拿点钱

绩效不是目的,而是一个提醒。

它提醒我们,努力是值得的,认真是有意义的。

但它也提醒管理层,别让激励变成分化。

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长项,有的善教书,有的善教人。

绩效如果只是看数据、分数,那教育的温度就丢了。

真正好的绩效改革,不是制造对立,而是让老师们更有动力、更有尊严地去工作。

它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

既要奖勤,也要容错;

既要鼓励奋斗,也要关照情怀。

05 | 写在最后

说到底,老师们不是不讲钱,而是希望钱能讲理。

大家要的不是奖励谁,而是别让努力白费。

如果这次的绩效改革真能落地、公平、透明,让实干者多拿点,那就真该点个赞。

但我们也希望,别让绩效成了新的内耗。

毕竟,一所学校最好的状态,是大家都能带着热情去教书,不是带着焦虑去竞争。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

用户13xxx45
用户13xxx45 14
2025-10-26 12:03
拿教师本身的钱,再让教师干更多的活,再还你原来自己钱的一部分。
濮师915
濮师915 11
2025-10-26 11:02
凭什么从教师工资中抽取30%作为绩效工资?合理吗?
铜金刚铁罗汉
铜金刚铁罗汉 10
2025-10-25 19:39
都降薪一年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取暖费也不发了……还涨钱???
用户10xxx07
用户10xxx07 4
2025-10-26 10:17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老师不会教学生毕业后,出去工作如何拿工资合理,五险一金更加不会告诉学生……

用户12xxx59 回复 10-26 10:40
呵呵

用户47xxx78
用户47xxx78 3
2025-10-26 15:22
现在教师不分房,家长都在上房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