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消息! 11月26日,美国内政部正式宣布,将从2026年起对外国游客实行新的

美国消息! 11月26日,美国内政部正式宣布,将从2026年起对外国游客实行新的国家公园票价政策,简单说就是“美国人优惠,外国人涨价”。 根据新规,美国居民的年票价格维持在80美元不变,而外国游客的年票价格则飙升至250美元。 这条消息一出,我的私信爆了。有人在攒美国自驾路线,直说“不是钱,是心里不舒服”。也有人说,机票住宿都花了大几万,多170美元不致命,但被区别对待,情绪先到位。 我去年用80美元年票刷了八个公园,黄石、优胜美地、锡安全走了,确实值。今年我又去了一次,门口排队三公里,厕所排队十分钟。资源紧,人手紧,这是事实。但把矛头指向外国游客,真能解题吗? 我问了几位圈内朋友。做美西团的导游说,已经有客人改线去加拿大落基山;做民宿的朋友说,咨询量还在,但问价的人变得谨慎,频繁问“有没有组合票”“能否跨州玩更多”。旅游社的看法很务实:不是涨价就没人来,而是高敏感人群会先撤,长线客会压缩停留天数。 你要问我,170美元差价是不是大问题?它不是旅行成本的大头,但它是一面旗,告诉你:我们想用价格筛人。筛谁?优先筛远道而来的人。这不是单纯的财务动作,更像是一种态度输出。 还有一个现实,公园拥挤的核心在时间而不在国籍。暑假、国庆对齐,哪国人都多。有效的办法是预约制、分时段、车位上限、公共交通替代,而不是按护照颜色定价。过去国内也有过“外宾价”,后来基本都回归一口价,这中间的教训其实摆在那儿:短期能增收,长期会伤口碑。 对准备去玩的朋友,给几个实操点:第一,别盲目买年票,准确评估你要去几个园,算清单园票是否更划算;第二,错峰,把夏季高峰往前后挪,体验差异巨大;第三,多看州立公园、国家森林和纪念地,风景不输头部公园,人更少;第四,留意公园官网的预约与班车信息,合理规划能减少现场的焦虑。 还有一个潜在风险值得说:差异定价可能催生灰色套利,比如替买、转借。这既违法也会把本就紧绷的管理推向更乱。别为了省一百来块,给行程埋雷。 这事最后会走向哪里?我更担心的是态度的连锁反应:当一个目的地开始按国籍分层,其他地方会不会学?旅行的意义本该是打开世界,而不是在窗口前再筑一道墙。 昨晚我给在怀俄明开旅馆的老朋友打电话,他说今天收到一封奇怪的邮件:对方要订七晚,并问“能不能把年票一起打包”。他没回。我也让他先别回。我想弄清楚两件事:涨价到底能不能改善体验,和我们有没有更聪明的解决方案。你会为这170美元放弃那场公路梦吗?还是换一条路,去看另一片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