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结束,报考人数343万,自2023年达到峰值后已连续3年下降。这意味着如今大家更看重实际能力了。 过去,考研是很多本科生的“默认选项”,有人因同辈压力盲目报考,有人把它当逃避社会的“避风港”。但随着研究生规模扩大,学历不再是“稀缺资源”。 像上海某211高校的汉语言文学研三男生,招聘会转五圈也难找到对口工作,均薪还低。当考研投入与就业回报不成正比,大家就不再盲目考研,而是更理性地规划人生,选择更直接的就业路径。 2026年仅有343万,这背后是研究生学历不再是“稀缺资源”。以前很多本科生因同辈压力、想延缓进入社会等原因盲目考研,陷入“学历军备竞赛”。但现在不同了,随着研究生规模显著增长,毕业生更懂算“经济账”与“发展账”。当投入大量时间精力考研,就业回报却不确定时,大家就不再盲从,转而寻求直接就业。其实我国考研报名人数曾多次回调,这次“高位回调、理性趋稳”,也反映出毕业生自我认知和生涯规划意识在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