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河北日报
石家庄市多措并举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近日,石家庄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通知,围绕“防、管、救”全链条部署森林草原防灭火任务,全力保障森林草原资源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严控火灾隐患,源头防范风险。在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场等重点林区入口增设防火检查站,配齐人员装备,执行“五不放行”措施。公安、林业等部门开展野外违规用火专项整治,重点查处上坟烧纸、燎地边等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推进“六清”专项行动,重点清理电力线路、光伏区域周边杂草枯枝,降低火情发生概率。
聚焦重点区域,深化排查整治。组织基层力量对林区光伏发电、输配电线路、农事生产等风险点开展拉网式排查,紧盯旅游景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关键部位,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和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群防氛围。各地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等渠道宣传森林草原防灭火法规常识,推进防火知识进林区、进景区、进校园、进家庭。在进山道口、景区入口等设置规范警示标识,利用电子语音杆、防火短信等常态化提醒,提升游客和群众防火意识。
建强专业队伍,提升扑救能力。加强森林草原消防队伍规范化建设,稳定人员机构。组织专业技能培训和量化考核,提升队员业务素质。配备以水灭火装备、大型特种器材及通信设备,强化实战演练。精准监测预警,织密防控网络。加密火险形势会商,及时发布高火险预报,督促落实防范措施。发挥防火检查站、林火视频监控作用,加强无人机巡查、地面巡逻,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对89个重点乡镇的全覆盖、全天候管控。
严格应急值守,高效处置火情。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有火必报、报扑同步”。制订专项应急预案,强化预警响应措施。专业队伍集中备勤、靠前驻防,备齐装备器材,确保火情发生后快速响应、高效处置。(冀应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