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笑死,特朗普要求德国接管北约最高军事指挥权后,德国裤子立马就开始滴水了!  

笑死,特朗普要求德国接管北约最高军事指挥权后,德国裤子立马就开始滴水了!   特朗普这招,真是把德国“整不会了”,美国驻北约大使突然抛出一个重磅提议:让德国来接管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的位子。   这个自1951年起就被美国人牢牢把控的军职,特朗普现在说“送你了”,听上去像是给德国戴了顶皇冠,实际上呢,更像是把一锅热粥直接扣在德国头上。   从当选总统以来,特朗普就掀起了一套“美国优先”的组合拳,退出、威胁、涨军费,现在连北约的指挥棒都想直接甩给别人。   这次他通过自家大使发声,要求德国“接刀”,并不是心甘情愿想放权,而是打算把“锅”顺手递出去。   6月的北约海牙峰会上,特朗普已经逼着30多个盟国签了字:军费得涨,目标是GDP的5%。   这什么概念?过去的2%已经让不少国家叫苦不迭,现在直接翻倍,堪称“割肉”,而这回再加个“指挥权”,看似是“你上位”,其实是“你买单”。   简单说,就是你德国要么出人,要么出钱,最好两样都来,美国继续退,欧洲必须顶上,否则北约这台机器就可能熄火。   特朗普话音刚落,德国那边就有点慌了。德国驻北约军事代表维恩马上表示:这个职位“还是得美国人来”。这不是谦虚,这是真不敢接。   德国总理默茨曾经放话,说要打造“欧洲最强军队”,这话听着挺燃,但现实摆在面前:德国现在的军费开支只占GDP的3.05%,距离特朗普定下的5%指标还差一大截。   别说接管北约指挥权了,连自己部队的后勤补给、战备状态都成问题。   更现实的是,一旦德国真的接过这个位置,意味着它要为整个欧洲的军事行动负责,不仅要出兵、出武器,还要承担战略风险,包括可能的冲突升级,这不是一顶王冠,这是个高压锅。   所以德国现在的状态怎么形容?一边是想掌握更多话语权,一边是怕真站到前台后被烧着,特朗普这一步棋,把德国的野心和能力之间的差距暴露得明明白白。   76年来,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一直由美国人担任,这不仅是军事安排,更是政治承诺:美国是北约的“保护伞”,现在特朗普想把这把伞收回去,等于告诉大家:以后自己打伞,别指望我。   这话说出来,整个欧洲都得琢磨一下自己的定位了,法国和波兰已经开始推动“欧洲战略自主”,但问题是:军事情报、远程打击、全球部署这些硬实力,欧洲都差得远。   美国一退,欧洲真能撑起这盘大棋吗?没人敢拍胸脯保证。   而且,美国还在计划把欧洲司令部和非洲司令部合并,进一步减少在欧洲的资源投入,这背后其实传递出一个信号:美国的关注重点,已经从大西洋转向了太平洋。   这一系列动作,正在改变北约的权力结构,如果说过去北约是“美国带头打,欧洲跟着跑”,那现在特朗普的意思是:“你们爱去哪去哪,我不管了”。   德国不是不想当老大,而是知道一旦上位,就得“真干活”,现在还只是“象征性职位”的讨论,一旦真坐上那个位置,德国等于把自己绑上了北约的战车,出问题时第一被问责的就是它。   而且接任后,德国必须在军事、外交、战略层面全面升级,这对当前的德国政府来说,是不小的负担。   默茨政府刚上台,内政压力、经济下滑都还没缓过劲来,现在又要在北约舞台上挑大梁,德国人只怕是连夜加了几轮班,研究怎么“婉拒”这份“厚礼”。   这不是谦让,是怕被特朗普“借刀杀人”,让德国当指挥官,听上去风光,实则是“共同防御”的结束信号,一旦美国真的抽身,北约将彻底进入“欧洲主导”模式,德国压力山大。   这场指挥权之争,其实是北约变局的冰山一角,过去靠美国兜底的那套游戏规则,正在被特朗普一锤一锤地敲碎,欧洲想要生存,就得学会自己走路,但步子迈得太快,又怕摔得更疼。   德国的反应,其实就代表了整个欧洲的困境:既不想被美国“绑架”,又不敢真当“带头大哥”,北约这台车,如果方向盘真的交给德国,后果可能不是“更团结”,而是“更分裂”。   而对于中国来说,这些变化值得高度关注,北约的重组意味着全球战略格局正在洗牌,美国在亚太的投入可能会大幅增加,欧洲则可能更加焦虑、更加被动。   中国需要在稳定自身安全态势的同时,密切关注欧洲的军事战略转向,防止局势外溢。   特朗普这次“放权”,看似大方,实则步步紧逼,德国不是怕事,而是知道事情不简单。   未来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场。 信息来源:强调需要“早做准备”,现实却是“空缺难填”,欧洲担忧美军“脱欧转亚”——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