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挑起外交风波时表示:“美国早在1960年就与

今天凌晨,卡罗琳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日本挑起外交风波时表示:“美国早在1960年就与日本签订了美日安保条约,日本境内有多个美军驻扎,美日同盟是区域和平与安全的基石,美国对美日安保条约中的防卫责任承诺坚定不移。但是,日方引起的风波我们对此积极关切,我们希望通过对话能让双方降温。” 1960 年签署的美日安保条约确实是两国关系的核心,条约第五条明确规定日本领土遭武装进攻时美方将采取行动,第六条则允许美军在日本部署 113 个军事基地、驻扎约六万兵力,冲绳岛就集中了 41 个基地,占当地面积的 18%,这些基地构成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支点。 但这份承诺并非无条件的 “保护伞”,就在日本高调挑衅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 “许多盟友不一定是美国的朋友”,直言日本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这番表态与卡罗琳的承诺形成鲜明对比。 暴露了美国同盟政策的本质 —— 只愿享受日本作为战略棋子的价值,不愿被绑进日本挑起的冲突泥潭。日本想借涉台言论绑定美日同盟,显然打错了算盘。 再看 “积极关切” 与 “对话降温” 的背后考量,卡罗琳的表态本质是对日本激进行为的 “踩刹车”。 此次外交风波的导火索是高市早苗突破底线的涉台言论,在抗战胜利 80 周年和台湾光复 80 周年的特殊节点,这种言论无疑触碰了中方红线,而日方借机炒作驱逐中国总领事,实则是想转移国内经济萎靡、社会矛盾加剧的困境。 美国显然看穿了这一点,一方面,中美近期已恢复多领域沟通,特朗普政府不愿因日本的投机行为破坏对华关系平衡。 另一方面,日本对美国大米征收 700% 高关税、未被排除在钢铁铝关税制裁之外等贸易分歧,让美国对这个 “盟友” 本就心存不满,自然不会为其激进言行背书。呼吁对话,既是美国避免被拖入冲突的自保,也是对日本 “别闹过火” 的隐性警告。 卡罗琳将美日同盟称为 “区域和平与安全的基石”,这一说法本身就充满矛盾。 美军在日本的 113 个基地中,嘉手纳空军基地可辐射东亚,横须贺是航母母港,这些设施更多是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而非维护区域和平。 此次风波中,日本正是借着同盟背书才敢挑衅,而美国的模糊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紧张。事实上,日本国内已有理性声音反对激进政策,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明确表示 “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野田佳彦也对高市言论表示 “震惊”,这说明日本民众也清楚,依附同盟的挑衅行为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 卡罗琳的表态看似面面俱到,既给了日本同盟承诺的 “甜枣”,又划了不能过火的 “红线”,但本质上是美国基于自身利益的平衡术。 美日同盟从来不是平等的伙伴关系,美国的承诺永远有前提,日本的挑衅终究要自己买单。 而对于区域局势来说,只有尊重一个中国原则、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才是真正的和平之道,任何依附外部势力的投机挑衅,最终都只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