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67年,战斗英雄郭兴福,含泪掐死3个子女,随后与妻子一起割腕,结果没有成功,

1967年,战斗英雄郭兴福,含泪掐死3个子女,随后与妻子一起割腕,结果没有成功,郭兴福被判处死刑,罗瑞卿一向嫉恶如仇,得知此事后,却一反常态,要求刀下留人。 郭兴福出生于1930年3月21日,山东省邹平县码头乡一个贫农家庭。从小家境艰难,父亲早逝,他只读几个月书就辍学维持生计。1942年,他加入国民革命军保安团担任勤务兵,那时才12岁,每天负责琐碎事务,生活勉强糊口。1948年9月济南战役期间,他选择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被分配到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战斗连队当战士。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开始参与一系列重大战役。 加入部队后,郭兴福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漳厦金战役。在这些战斗中,他表现突出,立下三等功。淮海战役时,他冲锋在前,面对敌方火力密集区毫不退缩。渡江战役中,他跟随部队渡过长江,完成任务。漳厦金战役让他积累更多实战经验。入伍不到一年,1949年6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合格军人。这些经历让他从一个普通勤务兵成长为可靠的战士。 1951年2月,部队推荐郭兴福进入第十四步兵学校学习四年。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学习,战术、射击、军事地形学等18门课程中,13门优秀、5门良好,毕业成绩评为上等。1955年毕业后,他分配到南京军区陆军第十二军第三十四师军士教导营任排长。1959年5月,调到该师第一〇〇团第二连任排长,一年后升任副连长。这些职位让他有机会接触更多训练工作。 1961年5月,郭兴福担任战术训练改革试验试点教练员,专门研究单兵战术。他收集教学方法和讲解语言,整理成笔记,反复练习,最终创出郭兴福教学法。这种方法强调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帮助士兵掌握技能。1961年7月,该方法通过验收,他带领小分队在各连队巡回表演,不断完善细节。同年7月18日,他晋升上尉军衔。这套教学法很快在南京军区推广开来。 1962年3月,南京军区通知学习郭兴福教学法,到10月召开各兵种战术技术训练课目汇报会。他带小分队到广州军区、武汉军区、沈阳军区表演,获得认可。1963年12月,总参谋部在江苏镇江召开现场会,该方法被视为教学重大革新。1964年1月3日,中央军委号召全军学习。1月25日至30日,在南京主持推广会议,观看11个教学单位表演,确认全军推广。那年他立二等功1次、一等功2次。 1965年,郭兴福调到南京军区步兵学校任教官,继续钻研训练方法。但1966年2月,他出席南京军区党代会,拒绝就训练运动表态,成为焦点。同年夏,他因对练兵态度遭受批斗,人身侮辱加重。形势越来越严峻,他面临巨大压力。学校环境变化让他难以适应原有工作节奏。 1967年1月28日,郭兴福收到通牒,命令次日清早参与行动,允许晚上回家考虑。回家后,他看到房屋被抄得一片狼藉。走投无路下,他决定带全家自杀。先掐死长子钢钢6岁、女儿炼炼4岁、次子不到2岁,然后与妻子李淑贞一起割腕。邻居发现后送医,他和妻子获救,三个孩子已无生命迹象。警方介入,他随即被逮捕。 事件发生后,郭兴福被捕。1970年,他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罗瑞卿得知情况后,要求刀下留人,他的刑罚改为无期徒刑。这次干预让他避免立即执行死刑。在监狱中,他度过几年时间,参与劳动改造。形势变化让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过去。 1977年,在罗瑞卿关心下,郭兴福提前释放,安排到东辛农场劳动。他在农场推车运肥、插秧等,生活简单。他多次写信给相关部门,寻求清白,但一直未果。这些年他坚持劳动,保持军人作风。农场日子虽苦,却让他有时间反思教学法的影响。 1979年3月,经中央军委批准,南京军区党委为郭兴福彻底平反。3月14日,召开平反大会,政委杜平介绍他1961年至1964年大练兵功劳和遭受情况,宣布恢复名誉、党籍、军籍。他被任命为南京军区步兵学校战术教研室副主任。这次平反让他重返岗位,继续贡献力量。 回到学校后,郭兴福巡视训练场,认为部队训练水平未达以往高峰,郭兴福教学法未全面恢复。他参与教研,指出问题。但一次战术演练中,因组织疏忽误伤一名战士,他被追究责任,受处分。这件事让他工作受限。学校决定让他按副师职待遇离职休养。 1983年4月,郭兴福离职休养。1985年8月27日,他在南京市鼓楼地区骑自行车外出,遭遇车祸去世。享年55岁。他的离世让许多老战友惋惜。郭兴福教学法的影响持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