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反制逐步升级:经济牌只是前戏,真正的杀手锏还没亮 最近对日本的反制,有点“温水煮青蛙”的味道——从限制日本电影进口,到给赴日旅游、留学的同胞提风险预警,每一步都踩得稳、打得准。表面上看是边观察边出手,实际上留给日本的容错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 这不,日媒刚曝出消息,我们已经暂停了日本水产品进口。要知道,之前日本好不容易松口,允许我们定期监测福岛核电站及周边海域的核辐射,这才为水产品进口开了个口子。结果刚过没多久,日本就忘了疼,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把手伸到我们内政上。这可不是小事,也绝不是我们能忍的——停止水产品进口,说白了就是给日本敲个警钟:经济制裁这张牌,我们还能打得更重。 中日经贸那点账,其实早就摆在台面上了。我们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市场,2023年日本对华出口额占其总出口的19.4%,而日本在我国对外出口中的占比仅5.4%。真要在经贸上掰手腕,谁疼谁知道,答案明明白白。就拿水产品来说,我国是日本水产品最大进口国,2023年日本对华水产品出口额达3700亿日元,占其水产品出口总量的22%,这一暂停,对日本渔业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更关键的是,我们手里还攥着一张“王牌”——稀土相关反制手段。日本制造业的精密仪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核心产业,对我国稀土的依赖度超过90%,没有稀土,日本很多工厂都得“停摆”。可直到现在我们都没动这张牌,这不是软弱,而是留了余地:给日本一个回头的机会,希望他们能看清形势,别一条道走到黑。 但问题来了,日本会领这份情吗?经济制裁能让他们收起野心吗?恐怕悬。 说到底,日本的心思根本不在经贸上。作为二战战败国,他们本该背负历史责任、安分守己,可偏偏借着美国战略收缩的空档,想在东亚搞战略扩张。这就好比考试作弊被抓过的学生,不仅不认错,还想抢班长的位置,简直离谱。 我们现在出的这些经济、政治反制手段,说穿了都只是战术层面的回应。对付一个满脑子想搞战略扩张的对手,战术打击顶多让他们疼一阵,很难从根上浇灭他们的野心。后续我们大概率还会加码制裁,水产品之后,汽车、电子产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但想靠这些让日本回头,难度不小。 日本这国家,有时候就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除非遇到真正关乎生死存亡的压力,否则很难让他们收起那点小心思,乖乖循规蹈矩。现在的反制升级,与其说是想让日本立刻回头,不如说是先划好红线——再往前闯,就不是经济损失那么简单了。 王牌未亮,已敲警钟;再越雷池,必遭重锤。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