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金不再避险!一场流动性危机正在酝酿最近,不少投资者都陷入一个困惑:原本被视为“避险标杆”的黄金,竟与风险资产美股呈现出明显的同涨同跌态势。在大众认知里,黄金应是市场动荡时的“避风港”,如今却与美股走势高度绑定,这背后究竟暗藏何种逻辑?其实,黄金的“避险属性”早已被误导性放大——它从来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避险资产。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黄金曾大幅下挫30%以上,低迷周期长达7个月;2020年疫情突袭初期,黄金同样难逃下跌命运;即便俄乌冲突爆发,黄金也未立刻迎来避险上涨。或许有人会反驳,这些事件后期黄金终究涨了,但核心驱动力并非避险需求,而是美联储释放流动性或停止加息的货币政策调整。那么此次美股与黄金的同步波动,本质答案只有一个:一场流动性危机正在悄然酝酿。一、对冲基金的“双向押注”:AI与黄金的绑定当下全球经济呈现鲜明的K型分化:科技领域因AI革命热潮迭起,财富神话不断涌现;而传统行业则持续低迷,增长乏力。与此同时,民粹主义抬头、去全球化思潮蔓延,让市场对全球经济危机的担忧加剧,黄金自然成为部分资金的防御选择。至于“去美元化”的宏大叙事,更像是吸引资金的故事,并非黄金上涨的底层逻辑。基于这种分化与担忧,大量对冲基金采取了“双向押注”策略:同时布局AI相关美股与黄金。其核心逻辑是:若AI革命成功推动美股大涨,黄金作为防御资产大概率下跌;若AI泡沫破裂或爆发经济危机,美股受挫时黄金则能凭借防御属性上涨,形成风险对冲。但资本市场与物理世界截然不同——物理世界的定律不会因人类意志改变,而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集体预期能直接塑造趋势与现实。当多数机构同时做多美股与黄金,这种行为本身就会强化两者的正相关性。事实上,这种关联性自2022年10月后便已显现,尽管偶尔会因突发事件出现短期偏离,但近三年来两者相关系数已高达50%,创下历史罕见水平。二、黄金的“昼夜割裂”:亚盘与美盘的反向走势11月以来,黄金市场出现了显著的“时段割裂”现象:亚盘时段多数时间呈上涨态势,美盘时段则频繁下跌。这一差异的核心推手,是不同市场的资金逻辑与主力行为。美盘时段,黄金走势深受美股影响——当美股下跌时,对冲基金为维持组合平衡,会同步抛售黄金回笼资金,导致黄金随美股一同下挫。而亚盘时段,市场对黄金的配置共识已高度凝聚,更关键的是中国央行的持续增持形成强力支撑。截至2025年10月末,中国央行已连续12个月增持黄金,储备规模达7409万盎司,且央行增持以实物交割为目的,与投机资金炒作纸黄金、期货价格的短期行为截然不同,成为亚盘黄金上涨的核心动力。三、流动性趋紧的预警:美元紧缺下的黄金暴跌不久前美国政府关门事件引发的短暂“钱荒”,给市场提供了一个关键观察窗口:当时美股与黄金同步暴跌,这一现象直接戳破了“黄金上涨源于去美元化”的谎言——若真如此,美元紧缺时黄金理应上涨,而非随美股一同下挫。这背后形成了一个矛盾闭环:市场因“去美元化”预期买入黄金,推高其价格;但黄金仍以美元计价,价格越高,继续上涨所需的美元资金就越多;一旦美元供应不足,这场资金推动的上涨游戏便难以为继,暴跌也随之而来。如今对冲基金已将美股与黄金深度绑定,一旦流动性全面收紧,两者的同步下跌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市场波动。四、被绑架的美联储:流动性危机的终极博弈如今不仅是黄金,比特币也成为美股的对冲标的,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已攀升至高位。资本市场的共识往往脆弱不堪——就像过去十几年,中国人对房地产、茅台酒的追捧共识轰然崩塌,曾经的“资产神话”沦为普通商品。而当前资产价格与资金行为的绑定,已将美联储推向了被动境地。过去美联储加息缩表时,美股通常表现疲软,但此次美股却异常坚挺,核心原因便是机构通过黄金与美股的对冲策略稳定组合收益,这种集体行为大幅强化了两者的相关性,也让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陷入“两难”。正如“一人闯红灯可罚,众人闯红灯则只能停驶车辆”,当市场形成集体行为共识,美联储已被变相绑架。事实上,美联储已察觉到流动性压力——其已宣布12月1日起结束缩表操作,这正是对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回应。当前美国银行存款储备金已接近警戒线,若流动性危机全面爆发,美联储别无选择,只能重启量化宽松(QE),印钞维持资产价格,否则美国经济将面临崩溃风险。当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历历在目:金融机构的投机行为引发危机,最终却由美联储救助兜底,这些机构赚得盆满钵满,而买单的却是全球普通居民,尤其是非美国家的民众。如今鲍威尔虽嘴上强调12月降息“不确定”,但面对潜在的流动性危机,这或许只是美联储最后的“鹰派伪装”。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