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试戴金镯10秒索赔1000!金店的“碰瓷式盈利”,正在透支整个行业的信任 逛金

试戴金镯10秒索赔1000!金店的“碰瓷式盈利”,正在透支整个行业的信任 逛金店试戴首饰,本是满心欢喜的消费体验,谁能想到广东这位妈妈带着孩子仅仅试戴了10秒黄金手镯,就被营业员拦下索要1000元赔偿,直言“手镯变形了,不赔钱别想走”。更离谱的是,这只手镯尺寸偏大,孩子的手甚至没完全贴合镯身,全程还在店员的注视之下,所谓的“变形”来得猝不及防,任谁看了都觉得荒诞。 民警到场后的反应堪称“人间清醒”,不仅直言索赔要求可笑,更明确指出“商品陈列即默认可试戴,易变形应提前告知”。当要求店家调取监控佐证时,店员却支支吾吾拒绝提供,这波操作让网友瞬间看透本质:“要是真有问题,监控早成最强证据了,拒绝出示难不成是怕露馅?” 黄金质地柔软是常识,但再柔软的黄金也经不起这样的“碰瓷式索赔”。有珠宝鉴定师科普,10秒内造成所谓的“变形损伤”,需要的力量相当于单手举起20瓶矿泉水,一个孩子根本不可能做到;而轻微变形的修复成本不过数十元,张口就要1000元,分明是把消费者当“提款机”。 回顾近年来的类似纠纷,西安男子试戴金镯轻微变形被索赔1700元,张家界女子摔歪戒指被要价1250元,这些案例暴露的不仅是个别商家的贪婪,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民法典》早已明确,经营者需主动告知商品特殊属性,责任划分应基于双方过错,金店不能把经营风险全转嫁给消费者,更不能用“拦门不让走”的强制手段维权。 黄金有价,诚信无价。金店的“金字招牌”,靠的不是一次两次的高额索赔,而是长久的诚信经营。当消费者逛金店都要自带录像设备、提前签字确认商品状态,甚至患上“试戴恐惧症”时,受损的终将是整个行业。 这场闹剧最终虽未让妈妈赔钱,但留给所有人的思考远未结束:做生意赚该赚的钱,才走得长远;把心思花在“碰瓷”上,只会砸了自己的招牌。真金不怕火炼,诚信才经得起考验,希望所有商家都能明白,比黄金更珍贵的,是消费者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