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奇瑞汽车挑战爬天门山阶梯“翻车”,倒溜撞断多处护栏奇瑞天门山“翻车”:极限营销的

奇瑞汽车挑战爬天门山阶梯“翻车”,倒溜撞断多处护栏奇瑞天门山“翻车”:极限营销的边界与代价 2025年11月12日中午,张家界天门山999级天梯上的一声巨响,让奇瑞汽车的极限挑战沦为全网热议的“翻车”事件。搭载鲲鹏黄金增程动力系统的风云X3L在攀爬过程中突发倒溜,撞断多处护栏,这场原本旨在彰显产品性能的营销活动,最终以深夜致歉收场,也撕开了汽车行业极限营销乱象的一角。 天门山天梯素有“量产车禁区”之称,平均坡度达45°,局部路段超60°,30厘米宽的湿滑台阶对车辆动力、操控和抓地力构成极致考验。奇瑞对此次挑战早有铺垫,今年9月便开始筹备测试,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曾在社交平台高调预热,称这是“中国车从未有过的挑战”,强调风云X3L的100%爬坡度和智电四驱系统优势,吊足市场胃口。然而,看似周密的筹备未能规避风险,官方致歉声明透露,事故直接原因是安全防护绳固定点卸扣意外脱落,缠绕车轮导致动力受阻,暴露出风险预估不足和细节把控疏漏的硬伤。 事件发酵后,网络舆论呈现鲜明对立。支持派认为,奇瑞敢于挑战行业禁区的勇气值得肯定,9月雨中测试已攀爬超半程的表现,证明产品具备一定实力,此次意外属不可抗力;反对派则尖锐质疑,在公共景区开展高风险测试,既威胁游客安全,也可能破坏自然景观,本质是“博眼球大于实际意义”的营销炒作。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奇瑞计划11月25日重启挑战,拟换装AT轮胎、升级四驱算法,但官方尚未证实这一说法,让公众对其是否汲取教训打上问号。 这场“翻车”并非孤例,而是汽车行业浮夸营销风的缩影。近年来,从“百万级豪车体验”的口号炒作,到“碰撞测试造假”的虚假演示,再到“自动驾驶功能夸大”的误导宣传,车企为抢占流量高地屡踩红线。这些营销手段或许能短期拉动关注度,但长远来看,只会消耗品牌信誉。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72%的用户因宣传不实对新能源车持谨慎态度,足以说明信任崩塌的代价。奇瑞此次选择天门山这一网红地标,试图通过“极限场景=产品实力”的逻辑实现营销破圈,却忽略了核心前提:安全底线与公共利益不容透支。 事实上,真正的品牌口碑从来不是靠极限挑战堆砌的。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核心价值在于日常使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实用性。奇瑞若能将挑战天门山的投入,转化为道路测试的严谨性、用户反馈的响应速度和产品品质的打磨精度,或许比冒险挑战更能赢得市场认可。此次事件中,奇瑞虽及时致歉并承诺承担景区修复费用,但公众更期待看到的是长效改进:规范营销活动边界,杜绝高风险公共区域测试;建立更严格的风险管控机制,避免低级疏漏;将宣传重心回归产品本身,用真实数据和用户体验说话。 奇瑞天门山事件为所有车企敲响警钟:营销的本质是传递价值,而非制造噱头。当极限挑战沦为“翻车”闹剧,不仅损害品牌形象,更会拖累整个行业的信任根基。汽车行业的竞争终会回归理性,唯有摒弃浮夸营销,坚守安全底线,以扎实技术和真诚服务立足,才能在市场浪潮中行稳致远。对于奇瑞而言,此次意外既是危机也是转机,若能真正汲取教训,摒弃流量至上的短视思维,方能将“翻车”事故转化为品牌升级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