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恶意提问:“有人不想被统一怎么办?” 高志凯这个回答很绝妙! 他说“邦联的人民也不想加入联邦,但林肯总统另有决定,林肯总统决定把他们带回来。” 高志凯的回答可太有意思了,你阴阳怪气地问,就别怪高志凯直接拿美国林肯总统,镇压南方分裂势力的事给怼回去了,他巧妙地引用美国内战的历史,点出林肯当年用武力让南方邦联回归联邦,使美国成为了不可分割的国家。 这种回应之所以绝妙,在于它瞬间戳破了某些西方话语里的双重标准:他们自己用鲜血捍卫的统一,到了别人那里就成了所谓的“问题”。 突然想起来,蔡正元也说过一个观点:“美国的南北内战其实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是林肯代表的北方政府打击南方独立分子的平叛战争。” 高志凯的回答,跳出了“中国需要解释为什么要统一”的思维陷阱,转而质问“为什么美国用武力维护统一就是正义,中国维护统一就成了问题”? 这种反问背后,隐含着一个更深层的真相:在国际政治的舞台上,关于统一与分裂的叙事,从来都是强者书写的历史,而非单纯的道德判断。 美国对自己历史上的武力统一行为,视为正义之举,却在台湾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高志凯的这种回应方式,展现了一种成熟的国际话语权争夺策略。 他之所以能做出如此有力的回击,是因为他真正理解了国际政治对话的本质,这从来不是君子之间的温良恭俭让,而是话语体系的激烈碰撞。 他在另一次回应美国副总统万斯的“中国乡巴佬”言论时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没有美国,中国也过了五千年,这期间的大多数时候,美国根本还没诞生。” 这种自信,源于对中国历史纵深的理解,也源于对西方话语体系的透彻把握。 在国际舆论场上,关于台湾问题的讨论常常陷入一种怪圈:中国需要不断解释为什么要统一,而提问者则故作姿态地扮演道德裁判,高志凯的回答,打破了这种不平等的对话结构,把美国同样请上了被告席。 这种方法之所以高明,是因为它不再被动回应,而是主动设置议题,不再纠结于细节的辩解,而是直接挑战对方的话语霸权。 回望历史,林肯用武力维护了美国的统一,为美国后来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基础,而今天的中国,在面对分裂势力时,同样有决心和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每天更新,点进主页我们一起看世界!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关注点个赞~) 在国际舆论场上,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用对方历史中的先例,直击其双重标准的要害,这或许就是为什么说,在台湾问题上,不要自证,直接进攻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对此大家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