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日本共产党又爆料大新闻了!自民党-维新会联盟才组建不到半个月,维新会共同党首藤田

日本共产党又爆料大新闻了!自民党-维新会联盟才组建不到半个月,维新会共同党首藤田文武,就被日本共产党的《赤畑新闻》指控其涉嫌税务欺诈。据赤畑报道,藤田方面在2017年6月至2024年11月期间,向其第一公关秘书的公司支付了约2000万日元的传单印刷及其他费用,而该公司则向该秘书支付了720万日元的年薪。报道还指出,这2000万日元中超过90%来自公共资金。   这就让问题的性质变得更严重了,涉及到纳税人的钱是不是被不当使用。   其实在日本政坛,这种利用模糊票据和资金循环来处理政治资金的操作,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几年前,安倍晋三内阁的几位核心成员,比如菅义伟、稻田朋美和高市早苗,就被日本共产党的小池晃在国会里揪出来过,指控他们惯用“空白发票”。   他们让支持者开出抬头和金额空着的发票,然后自己随便填上支出项目,拿去充抵政治活动的账目。   当时高市早苗还辩解说,只要得到开票方许可就没问题。但在法律专家像园田寿这样的律师看来,这种做法稍有不慎就可能踩到伪造文书的红线,甚至成为逃税漏税的温床,绝对是各种违法行为的隐患。   《每日新闻》当时就批评说,这种做法简直“缺乏社会常识”,让外界对日本政界的规矩画上大大的问号。   这次藤田文武被指控的操作,看起来更像是过去那些手法的升级版。他不是简单地填空白发票,而是通过秘书控制的企业,把公共资金支付出去,然后再以工资等名义回流。   如果《赤旗新闻》的爆料属实,这种操作很可能触及税务欺诈的红线,因为它涉嫌虚报支出、套取公共资金,进而可能涉及偷漏所得税等问题。   日本税务和法律部门对这类行为一向是重点关照,之前像广西防城港的鲁桂公司骗税案,企业法定代表人最终就被判了重刑,这说明一旦查实,后果会相当严重。   为什么这类问题在日本政坛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长一茬?根子可能还在政治资金管理的制度有空子可钻。   虽然日本早在1948年就搞出了《政治资金规正法》,想管住政治献金,让收支透明化。但总有政客能找到漏洞,比如通过“空白发票”或者把资金支付给关联方来规避审查。   岸田文雄内阁之前就因为安倍派的“黑金”丑闻搞得焦头烂额,支持率暴跌,那边的事儿还没完全平息,这边新盟友藤田文武又爆出问题,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   民众对这类事情厌恶至极,今年初就有不少市民团体走上街头,抗议自民党的“黑金”问题,他们愤怒地指出,普通老百姓逃税一分钱都会被追查,为什么那些议员大人搞“黑金”却可以不用交税,甚至不受惩罚?这种不公平感极大地侵蚀了公众对政治的信任。   税务合规这事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处处是坑。不管是企业还是政治人物,一旦在这方面把持不住,想着钻空子,迟早要栽大跟头。   像德勤的税务专家宫滨就分析过,总有人抱着侥幸心理,以为自己的违规操作不会被发现。但现在的税务监管手段越来越高明,大数据分析一上一个准,想蒙混过关太难了。   之前中国税务部门就通过大数据精准查处了好几起骗税案子,比如福建那个长汀县冠乐食品贸易有限公司,就是想通过隐藏销售收入骗退税,结果被连补带罚。   日本这边看来,虽然东京地检有时会因为“无法确认犯罪事实”而暂时放过一些案子(就像今年六月他们对一些市民团体起诉的自民党议员涉税投诉的处理方式),但舆论的压力和媒体像《赤旗新闻》这样的持续追打,会让问题一直晾在阳光下。   说回藤田文武这次的事儿,它的影响可不仅仅局限于他个人。自民党和维新会这个新联盟,本来就是打着改革和稳定的旗号凑到一起的,结果联盟的共同党首之一这么快就卷入税务欺诈指控,这记耳光打得可真响。   这不禁让人怀疑他们所谓的“政治改革”到底有多少诚意,会不会又是换汤不换药。   政策分析专家Shigeaki Koga就说,老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事实真相,是犯错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是政治资金规则能来个彻底的改革,确保透明和公平,让这类破事儿别再发生。   如果新联盟连自家党首的税务问题都搞不定,甚至试图遮遮掩掩,那么民众的信任恐怕会更快流失。   从更宽的视角看,日本政治资金管理的系统性漏洞,确实需要动大手术才能根治。光靠修修补补,比如之前那个被批评为“毫无意义”、“虚假改革”的《政治资金规正法》修正案,显然不够。   得建立更严格的审计流程,对政治资金的使用,特别是涉及公共资金的部分,进行更严厉的监管,同时提高违规成本。   税务部门也得像中国税务总局那样,对各种偷逃骗税行为持“零容忍”态度,坚持“露头就打”,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