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北京通县卫戍区警卫三师的一个看守所里,张学思没撑过去,死了,他54岁,是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的亲弟弟。 张学思1916年出生在辽宁海城,作为张作霖第四子,从小接触军旅环境。1928年他进奉天同泽中学,1931年转北平汇文中学。九一八事变后,他投身抗日救亡。1933年3月加入反帝大同盟,4月入党。那年9月,经张学良介绍,他进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1937年毕业后,到东北军第五十三军当见习排长、上尉参谋。1938年10月他去延安,进马列学院。1939年9月,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队长。1940年率队到晋察冀,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1943年升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后任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1944年调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学思去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他参与创建南满根据地,投入四保临江战役。1946年2月到1948年6月,任东北大学校长。1949年4月受命建海军学校,任安东海军学校副校长。9月作为军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新中国成立后,任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兼副政委。1953年任海军副参谋长。1955年获少将军衔。1956年去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留学,1958年毕业回国,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张学思的海军生涯显示出他的专业能力。他推动海军建设,抓训练和规章制定。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积累枪法和骑术经验。1936年西安事变时,他已在共产党外围活动,后脱离张家去延安。毛泽东见过他,称他有骨气。他说话直,办事冲,不混日子。周恩来给他写信,认为他懂军队,有用。但这些都没改变他的命运。1967年7月,他被关进北京北郊卫戍区某团营区一个10平方米房间。房间阴暗潮湿,不通风。 关押中,张学思与吕正操同室。他每天抽三包烟,烟瘾大。胃病出现,咳嗽加重。他在屋里踱步,身体渐垮。1968年2月18日晚,因病送医院。诊断是重度营养不良、全身血行播散性结核、肺原性心脏病。出院后回房间,病情继续恶化。1970年2月17日,他走不动路,哮喘严重,耳朵几乎聋了。5月29日9时13分,因肺部空洞破裂、呼吸功能衰竭、心肌衰竭死亡。官方结论因病不治,死时54岁。 张学思死时,张学良在台湾阳明山关押,不知弟弟死讯。1985年后,他听说此事。1991年吕正操去纽约见他,提到张学思死因。张学良抽半支雪茄,说他不知道忍耐。张学良一生擅长忍,从西安事变后被关南京、杭州、重庆,到台湾,扛了半个世纪。他不吵不争,蒋介石问他后悔吗,他说国家统一不后悔。从此闭嘴不谈政治。与弟弟不同,张学思从不闭嘴,在会议上否李作鹏,说瞎指挥。别人低头,他抬头,不信帽子,信真话、军事、老百姓。 1978年,张学思案平反,恢复党籍军籍,追认为革命烈士。海军党委审查后,下发文件。他的家属收到通知,档案调整。2000年谢雪萍去美国,带张学思照片给张学良。他盯着看半天,让人收起,说看着心堵。2001年张学良逝世。他的遗物包括那张照片,存家族档案。张家兄弟命运分岔,一个忍到百岁,一个死于五十出头。张学思出身好,学历高,战功在,却因性格不合时宜,早早离世。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