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种孩子,抓住先饿三天!   安徽一个13岁女孩,因为上课睡觉,被妈妈限制玩手机

这种孩子,抓住先饿三天!   安徽一个13岁女孩,因为上课睡觉,被妈妈限制玩手机,没想过了几天,她竟然带着手机消失了。   据媒体10月25日,安徽这事儿看得人又气又揪心,“抓住先饿三天”的吐槽在评论区刷了屏,但冷静下来想想,这哪里是“饿三天”能解决的问题?背后藏着的是无数家庭都在面对的手机成瘾难题。   事情的来龙去脉很清晰:安徽一名13岁的初中女孩,因为上课总打瞌睡,学习状态越来越差,妈妈一查才发现,孩子是熬夜偷偷玩手机导致的。   无奈之下,妈妈只好限制她使用手机,本想让她收心好好学习,没想到才过了几天,女孩竟然直接带着手机“消失”了。   一家人瞬间慌了神,爸妈急得吃不下睡不着,发动全村亲戚邻里四处寻找,生怕孩子出什么意外。   好在虚惊一场,最后在女孩奶奶家的空房子里找到了她,原来这几天她一直躲在这里,趁着奶奶出门的时候就出来找些吃的填肚子,其余的时间,全部用来抱着手机玩,完全把学习和家人的担忧抛到了脑后。   评论区里,不少人跟着喊“该饿三天治治”,但说真的,这种简单粗暴的想法根本解决不了根源问题。   13岁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自控力本来就弱,手机里的短视频、小游戏、社交软件,连成年人都容易刷得停不下来,更别说好奇心强、又缺乏自我约束的孩子了。   女孩为了玩手机不惜躲起来,甚至不顾家人的担心,这已经不是“不懂事”那么简单,而是明显的手机成瘾信号。   其实这事儿不能全怪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妈妈发现问题后,只想着“限制”,却没想着和孩子好好沟通,为什么会熬夜玩手机?是学习压力大想逃避,还是单纯觉得无聊?有没有尝试过和孩子约定玩手机的时间,而不是一刀切禁止?   很多时候,家长越强硬限制,孩子反而越叛逆,就像这女孩,你不让我玩,我就找地方偷偷玩,反而让问题变得更严重。   再看看学校和社会的层面,现在的孩子除了学习,课余生活其实挺单调的。   学校里的课外活动不少,但大多围绕学业展开;社会上适合孩子的线下娱乐场所也不多,公园、图书馆之外,好像也没什么能让孩子放下手机的去处。   反观手机里的世界,五彩斑斓、即时反馈,刷一个视频就有一个笑点,打一局游戏就有一份成就感,这种强烈的吸引力,对孩子来说确实很难抗拒。   还有个关键问题是,很多家长自己就是“手机不离手”的状态:吃饭的时候刷手机,陪孩子的时候看视频,孩子耳濡目染,自然会觉得“手机才是最好玩的东西”。   你要求孩子少玩手机,自己却整天抱着手机不放,这种“双重标准”,孩子怎么可能信服?   说到底,手机不是洪水猛兽,它本身是方便生活、拓展视野的工具,可怕的是无节制的沉迷。   解决孩子手机成瘾的问题,靠“饿三天”的惩罚没用,靠一刀切的禁止也没用。家长需要做的,是多花点时间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手机使用规则,同时引导他们发现学习之外的乐趣,比如一起运动、培养一个兴趣爱好,让孩子觉得“现实生活比手机更有意思”。   学校也可以多开展一些实践性、互动性强的活动,社会多提供一些适合青少年的线下场所,家校社一起发力,才能帮孩子摆脱手机的束缚。   13岁女孩躲起来玩手机的行为确实让人生气,但更多的是让人揪心。   在这个手机普及的时代,如何让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已经成了每个家庭的必修课。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评论列表

小飒的热钡罐
小飒的热钡罐 5
2025-10-28 14:52
还是得打
薙的追随
薙的追随 2
2025-10-28 06:28
此子大有可为
用户11xxx89
用户11xxx89 2
2025-10-28 16:40
这不明显自己板架了自己。
无雨无晴
无雨无晴 2
2025-10-28 18:14
现在的普遍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