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12年,故宫院长单霁翔第一次去库房时,旁边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单院长说:

2012年,故宫院长单霁翔第一次去库房时,旁边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单院长说:“不用陪我。”保安说:“不是陪你,是盯着你!”单霁翔这才知道,故宫的库房为了保护文物安全,不允许一个人进入,哪怕你是院长也不行!     2012年,单霁翔刚接任故宫院长,第一次去文物库房就出了个小插曲。     他刚进库房,就发现后面跟着两个虎背熊腰的保安,他礼貌地摆手说:“不用陪我,我自己看看就行。”结果保安板着脸回了一句:“不是陪你,是盯着你!”单霁翔当时就明白了,在故宫库房,规矩面前连院长也没有特权。     后来他在节目里讲起这事,说故宫库房的安保规矩严得一点都不含糊。     想进库房,先得写申请,审批通过后必须有两名保安全程陪同。     表面上是“协助”,实际上是全程监督,防止有人单独接触文物。     钥匙也不是一个人能独自掌握,文物守护人和监护人各持一把,只有两人同时在场才能开门,少一个都不行。     不仅是库房,文物修复部门也一样严格。     单霁翔想去修复室看进度,也必须提前联系专家,对方同意并全程陪同才能进去,院长自己根本没有开门权限。     他后来笑说:“故宫院长不好当,这里的规矩比院长还大。”     这些规矩可不是空说的。     故宫藏着186万多件文物,每一件都是国宝,容不得半点马虎。     单霁翔上任时,花了五个月,走坏了二十双布鞋,把9000多间房都检查了一遍,才摸清文物情况。     他看到库房里一些“灰头土脸”的文物,有的像受伤的战士躺在担架上,心里特别难受,也明白守住这些宝贝靠的就是严格规矩。     为了防风险,故宫还有更硬的规定:工作人员家里不能收藏文物。     单霁翔说,这不是不信任谁,而是为了彻底切断利益关联,让别人挑不出毛病,从根本上保证文物安全。     库房的管理也很具体:温度要保持在14℃到24℃之间,湿度控制在45%到60%,照明用低照度无紫外线灯,防虫防鼠都有详细记录。     2013年,一枚乾隆方印在旧库房裂开,单霁翔申请了4亿经费改善条件,这些严苛规矩和对文物的敬畏让上级很快批准了资金。     后来他在博物馆交流时还提到库房流程:“进库不能带包、水,手机和相机都得寄存,先查进库单,再签字,全程有人盯着。”     有人问他“当院长没有特权会不会别扭”,他笑着说:“规矩比院长管用,这才是文物最安全的保障。”     网友们听到这事后都点赞:“保安敢盯院长,说明规矩真的落到实处”“没有特殊人物,只有守护文物的责任,故宫的底气就在这。”     其实这些规矩从来不是为了难人,而是为了让186万件文物安全保存。     单霁翔说,文物不能在库房里“忍气吞声”,想让它们重见天日,先得用最严的规矩守好根。     那两个保安一句“盯着你”,就是对文物守护最朴实、也最有力的证明。     对此你怎么看?     信源:中国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