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巴西大豆价格对中国猛涨,国内买家一商量,突然集体暂停新订单,直接把巴西和美国的粮

巴西大豆价格对中国猛涨,国内买家一商量,突然集体暂停新订单,直接把巴西和美国的粮食市场变成了“心理战”。你以为只有在菜市场砍价才讲究“时机”?国际贸易中,即使是大宗商品,也得懂得“会熬”。有时候,谁先按下暂停键,谁就能握紧主动权。   中国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大豆买家,巴西一年出口八成都送到中国,这种依赖让巴西卖家觉得自己怎么涨价中国都得认,今年巴西大豆涨价10%,可中国早有准备,看准手上还有库存并不急着跟。   巴西这次有点慌了,因为大豆不能长时间存放,尤其南美的天气热,收获季后剩下的库存只能越堆越多,中国一停单豆子很快成了仓库里的烫手货,巴西原本仰仗雷亚尔持续贬值,再加上运输成本低才有价格优势,可中国暂停采购,港口压力加大,物流费用还往上涨,优势全被抵消。   美国这边本来眼巴巴盼着中国换个方向转向他们,谁料中国进口商同样也没有下单,今年9月美国大豆对中国出口几乎清零,美国的仓库爆满一下子放不下那么多产品,豆子只能堆在外面,这压力让美国豆农愁得直摇头,芝加哥的大豆价格也掉到了低谷。   阿根廷趁机把出口税砍到零,出口的积极性一下子被点燃,中国也迅速转向加大采购阿根廷的大豆,数据显示2025年9月中国从阿根廷进口大豆增长了近一倍,这动作不但填补了原本来自巴西和美国的部分订单,还顺便优化了采购结构让供应更分散。   国内对大豆的替代也没停,养殖和饲料行业把豆粕的配比降下来,更加多用玉米和高粱等替代品,这样一来大豆的刚需被削弱了不少,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直接影响了依赖中国市场的南北美两大产区,让他们卖得更难。   2017年时美国还占着中国进口大豆的四成,到2024年已经掉到了两成,而巴西涨到了七成,这些变化都是市场主动调整的结果,中国靠着庞大的消费需求、扎实的库存基础、采购结构上的变化还有灵活的替代手段,让大豆这种大宗商品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不急着买,百亿订单说停就停,下游供应还能继续,自己还能稳稳当当地等价格回调,巴西和美国因为依赖这一出口市场,库存压力始终高悬在头顶,无论涨价还是降价都左右为难,主动权已不在手里。   市场的主动性永远在于谁掌握需求端,中国能够稳得住脚是因为供需平衡布局早就完善,每次大豆贸易风波都是一次市场格局重塑。

评论列表

用户16xxx91
用户16xxx91 2
2025-10-24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