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刚开始冷,乌军又来给俄罗斯送温暖了!这次真是炸惨了,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

刚开始冷,乌军又来给俄罗斯送温暖了!这次真是炸惨了,俄罗斯年产450亿立方米天然气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被无人机命中,已经连续大爆炸,燃起大火,天然气处理厂大火照亮了半个夜空! 这可不是普通的小厂子,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手里的宝贝疙瘩,算得上门类里全球数得着的大型处理综合体。 它就杵在靠近哈萨克斯坦边境的地方,一边消化奥伦堡本地油气田的产出,一边还得处理来自哈萨克斯坦卡拉恰甘纳克油田的天然气凝析油,一年下来能搞定450亿立方米的量,说是能源枢纽一点不夸张。 这么个关键节点被炸,相当于直接在俄罗斯的能源输送网上凿了个窟窿。 无人机是怎么突破防线的至今没说太细,但俄国防部那边倒是公布了拦截数据,说一晚上打下了45架乌克兰无人机,其中奥伦堡地区上空击落1架,邻近的萨马拉和萨拉托夫地区加起来击落了23架。 可架不住漏网之鱼精准命中,奥伦堡州州长叶夫根尼・索尔采夫承认,工厂的一个车间被炸开了花,部分设施烧得面目全非,好在没传出人员伤亡的消息。 乌克兰总参谋部那边说得更直接,直言厂区发生了“大规模火灾”,核心的天然气处理净化装置被彻底打坏,短时间内根本没法恢复运转。 这还不是孤例,几乎在奥伦堡出事的同一时间段,萨马拉州的新古比雪夫斯克炼油厂也遭了殃,那厂子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产业,一年能炼490万吨原油,二十多种石油产品全靠它产出,结果也被无人机炸得燃起大火,主要炼油装置全废了。 看得出来,乌克兰这是铁了心要跟俄罗斯的能源设施死磕,不是零敲碎打,而是有计划地多点开花。 其实从10月份开始,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系统的打击就没停过,节奏快得吓人。1号那天,莫斯科北边雅罗斯拉夫尔州的新雅罗斯拉夫尔炼油厂突发大火,当地居民明明看见无人机飞过去,俄方却硬说是“人为事故”。 3号奥尔斯克炼油厂被4架无人机盯上,加氢装置直接报废,要知道那可是乌拉尔地区唯一的炼油中心,离乌克兰边境足足1400多公里。4号全国第二大的基里希炼油厂又被炸了,这已经是第四次受损,业内估计大概率要彻底停工。 短短五天,俄罗斯排名二到五位的炼油厂全被砸了一遍,算下来因战损停产的炼油能力已经突破40%。 这么炸下去,俄罗斯国内的能源供应早就扛不住了,9月份汽油产量一下子少了100万吨,市场直接出现20%的供应缺口,克里米亚一半的加油站都断了货,莫斯科、罗斯托夫等二十多个地区被迫实行限购,黑市上的油价直接翻了倍。 以前好歹是“世界加油站”,靠着出口成品油赚得盆满钵满,现在倒好,得反过来从白俄罗斯、印度甚至亚洲国家买汽油救急,场面别提多尴尬了。 奥伦堡这一下炸得更狠,直接把哈萨克斯坦也拖进了麻烦里,哈萨克斯坦能源部很快就发了消息,说因为俄罗斯这边的处理厂出了紧急状况,已经没法接收他们的天然气了。 要知道两国在能源领域绑定得很深,这一暂停不仅影响哈萨克斯坦的能源出口,还得逼着俄罗斯重新调配天然气处理资源,本来就紧张的能源系统更是雪上加霜。 乌克兰敢这么深入俄罗斯腹地搞打击,背后自有依仗,他们自主研制的“圆面包”远程攻击无人机可不是吃素的,机身做了隐形设计,还优化了燃料系统,载弹量能到50到75公斤,航程轻松超过1400公里。 10月2号那回,甚至靠着这无人机炸了乌拉尔山西麓的阿佐特化工厂,那地方离俄乌边境超过1700公里,比基辅到罗马的距离还远。 更关键的是,美国特朗普政府还明着给情报支持,把这些能源设施的坐标、防护弱点甚至运行周期都透露给了乌克兰,打击精度自然大幅提升。 泽连斯基早就放了话,“俄罗斯选择战争,就必须承担全部代价”,这话不是空喊口号,乌克兰已经把打击重点从正面战场转向了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根基,专门盯着能源、化工这些能给俄军供血的节点下手。 像阿佐特化工厂这种生产硝酸铵、液氨的企业,本来是给炸药供货的军工配套设施,被炸停产后直接掐断了俄军部分炮弹的装药供应链。之前克拉斯诺达尔的EuroChem工厂也遭过打击,显然是想系统性绞杀俄罗斯的“炸药经济”。 现在刚有点入冬的意思,能源需求眼看着就要往上走,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这把火烧得不是时候,不光让俄罗斯的天然气处理能力打了折,还得应付国内成品油短缺的烂摊子。 乌克兰这波“送温暖”,说白了就是往俄罗斯的能源伤口上撒盐,既断了对方的战争财源,又给民生添了堵。 俄罗斯国防部虽然嘴上说拦截了不少无人机,但架不住乌军越打越准、越打越深入,从目前的架势看,乌克兰根本没打算停手,接下来指不定还有哪个能源重镇要遭殃。这冬天的“温暖”,恐怕会让俄罗斯着实难受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