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已经彻底失去了东大的信任。波兰政府公然推翻对华承诺,再次关闭了中欧班列。这种毫无信誉的行为,等于亲手将自己“欧洲门户”的地位,永久性地让给了别人。 波兰这一决定来得突然,数百列满载货物的班列在白俄罗斯边境被迫停车,电器、汽车零件、服装面料全部滞留,几亿美元的货物无法按时送达欧洲工厂和商店,整个供应链瞬间被打乱。 从德国的汽车厂到意大利的零售商,订单全部延期,生产线被迫停摆,成本迅速攀升,对于依赖班列的中国中小企业而言,一次严重的延误,可能就是失去客户的开始。 波兰并非不清楚这条通道的重要性,马拉舍维奇口岸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关键节点,每年处理上百万标准箱,单过境费就能带来数亿兹罗提收入,中波贸易额更是高达数百亿美元。 然而他们选择在签署保障班列通行的声明后不久,以“俄白军演威胁安全”为由关闭口岸,完全无视军演早已结束的事实,这种翻脸速度,让中欧看清了波兰的不可预测。 波兰的算盘是用“咽喉要道”作为筹码,既向美国示好,又想对中国施压,但他们忘了,这条线路并不是唯一选择,中国早已为风险做了准备。 南线,中塞班列和匈塞铁路全线贯通,《中塞自贸协定》让运输成本下降,大量货物通过塞尔维亚、匈牙利进入欧洲腹地,中线,霍尔果斯口岸运力提升,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积极承接更多班列。 甚至北极航道也开始试运行,中国货船从宁波舟山港直达欧洲港口,彻底绕过波兰,多手布局让供应链在波兰关口受阻时依然畅通。 当波兰在压力下重新开放口岸时,发现班列并没有如预期回流,产能和运力已经在其他线路消化,过境费收入迅速下降,那些依赖班列的人,开始把订单交给更稳定的伙伴。 与此同时,哈萨克斯坦、土耳其、塞尔维亚等国正在加速建设物流枢纽,趁机抢占市场,一旦这些线路习惯成型,波兰想重夺班列流量几乎不可能。 国际贸易看重的是稳定与信誉,地理位置只是加分项,波兰一次随意的封口,就让多年来积累的信任崩塌,“欧洲门户”的地位离开了稳定的支撑,再也不是他们的。
多亏了贸易战,让那么多假盟友“原形毕露”!美国一施压,欧洲扛不住了,非洲收了中国
【93评论】【1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