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扣了一艘俄罗斯油轮,结果发现船长竟是中国人,舆论炸了。现在法方骑虎难下,放也不是,不放更难,想借机打击俄罗斯,反而惹上中国。 法国海军特种部队乘直升机空降登船的画面刚通过媒体传开,全世界就发现这场针对俄罗斯 “影子舰队” 的突袭,早已悄然跑偏方向。 当地时间 10 月 1 日,这艘名为 “博拉凯” 号的 244 米长油轮在大西洋海域被强行控制,押往圣纳泽尔海军基地时,谁也没料到,被带走审讯的船长会是中国籍。 这场行动起初声势浩大,马克龙在欧盟峰会上直言要摧毁俄罗斯 “影子舰队” 的商业模式,法国陆军参谋长甚至放话要做好高强度战争准备。 要知道,这艘载重 11.5 万吨的油轮装载着 75 万桶乌拉尔原油,正从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驶向印度,属于西方紧盯的 “幽灵船队” 成员 。 这类船一年能换四五次名字,挂着贝宁等第三国国旗,靠关闭定位系统绕开制裁,撑起了俄罗斯 65% 的原油出口。 可强硬姿态没维持多久,法国就发现自己钻进了死胡同。被带走的中国船长和大副成了绕不开的坎,尤其是船长,因被指控拒绝执行指令和船籍问题面临明年 2 月的审判,可能面临一年监禁和 15 万欧元罚款。 中国使馆迅速通过外交渠道表达关切,这种低调而坚定的态度,让法国不得不掂量后果。毕竟在国际航运领域,中国船员的权益保障向来是底线问题,稍有差池就可能影响多方合作。 更棘手的是,这船牵扯的远不止中俄两方。印度作为原油的买家,石油部长直接召见法国驻印大使讨要说法,毕竟 2022 年以来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比例已从 1% 飙升到 35% 以上,这些原油加工后还有三成返销欧洲。 法国扣船看似打击俄罗斯,实则断了印度的财路,也打了欧洲盟友的脸。欧盟内部本就意见不一,德国、意大利早对军事扣船持保留态度,这下更没人愿意跟进支持。 俄罗斯的回应则简单直接,普京公开斥责这是 “海盗行径”,警告可能引发冲突。这话分量不轻,法国经济高度依赖海上贸易,而俄罗斯作为大陆国家抗风险能力更强,真要是在公海互扣商船,法国损失只会更大。 短短 48 小时里,法国从高调扣船到悄悄放船,态度转变快得惊人。10 月 3 日夜,“博拉凯” 号重新启航前往苏伊士运河,中国籍船员也回到船上,只是法国军人还得留在船上监视,显得格外尴尬。 这场闹剧其实早有伏笔。“博拉凯” 号早就在欧盟黑名单上,今年 4 月还曾以其他名字在爱沙尼亚被查,却总能换名换旗继续航行。 法国本想杀鸡儆猴,却忘了 “影子舰队” 背后是全球能源贸易的复杂网络,600 到 1000 艘油轮组成的运输体系,每年为俄罗斯带来数百亿欧元收入,岂是扣一艘船就能撼动的?更别说船上还有中国船长这个 “意外变量”,让制裁行动彻底变了味。 法国的进退失据,恰恰暴露了西方制裁的困境:想卡住俄罗斯的钱袋子,又怕得罪中印这样的能源买家;想展示强硬,又没底气承担冲突后果。 而中国在其中的立场更显沉稳,不张扬却坚守原则,用外交渠道高效维护公民权益,这种实力不是靠口号彰显的。 如今 “博拉凯” 号正驶向印度,留下法国在国际舆论中被议论纷纷。这场 48 小时的强硬戏码草草收场,到底是制裁失效的缩影,还是大国博弈的新开始?
法国扣了一艘俄罗斯油轮,结果发现船长竟是中国人,舆论炸了。现在法方骑虎难下,放也
小张的社会
2025-10-07 11:49: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