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一伙“台独分子”准备逃跑,中国大陆国防部正面回应,“想逃跑是不可能的”!在近期,赖清德在台湾省的一次活动上演讲称,一旦两岸开战,任何投降的消息,都是假消息,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赖清德会发表这样的言论。 当赖清德在台湾某次公开活动上抛出“两岸开战时任何投降消息都是假消息”的言论时,现场气氛瞬间凝固。这位台湾地区领导人似乎想用强硬姿态掩盖内心的慌乱,但随后曝光的“逃亡计划”细节,却让这场政治表演沦为笑柄。 从新北贡寮海域的美军潜艇接应坐标,到台北办公室直通防务部门的地下密道,这场精心策划的“保命剧本”被岛内媒体扒得底朝天,连带其家族资产转移海外的操作也被曝光在阳光下。 2025年5月,台湾军方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赖清德团队曾与美方秘密制定“反斩首行动方案”。根据这份被泄露的计划,一旦台海局势失控,赖清德将通过台北办公室的秘密通道撤离至新北贡寮海域,转乘美军核潜艇逃离。 更讽刺的是,这项计划不仅包含详细的撤离路线图,甚至标注了台军凉山特勤队的接应时间——这支号称最精锐的部队,竟被编排进领导人的逃亡剧目。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荒诞细节浮出水面。2025年初,赖清德以“视察防务”为由多次前往贡寮,表面上是检查海岸防御,实则是在确认潜艇接应点的可行性。 而其家族成员早在2024年就开始将资产转移至海外,这种“让百姓冲锋在前,自己暗度陈仓”的双标操作,彻底撕碎了“保台”的虚伪面具。 岛内网友制作的表情包“给你五艘潜艇够不够”与“我家后院能停核潜艇吗”的调侃,道尽了民众对这种政治闹剧的厌恶。 面对这场闹剧,大陆方面的回应展现出精准的打击艺术。2025年4月,国防部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用“瓮中捉鳖”四个字,既展现了绝对实力自信,又传递出清晰信号:任何分裂分子都难逃法网。 这种表态绝非虚张声势——东海舰队实弹演练的火光、歼-20编队频繁掠过海峡的轰鸣,都在无声宣示着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 经济层面的制衡同样犀利。2025年9月,商务部宣布对参与对台军售的三家美企实施制裁,禁止其在大陆开展新业务。 这一记重拳直击外部干涉势力的痛处,而海关总署废止“台独”顽固分子关联企业登记注册的举措,更是切断了分裂势力的经济命脉。当台湾媒体曝光赖清德之父企业改头换面注册被查时,大陆用实际行动证明:支持分裂者,在两岸经贸中绝无立足之地。 这场政治丑剧最讽刺的注脚,来自台湾社会内部的觉醒。2025年4月的民调显示,支持“台独”的人群已不足1%,超六成民众对赖清德的两岸政策表示不满。 当国民党明确表态认同中国人身份、主张通过对话维护和平时,民进党内部也开始出现分裂——有退役将领公开呼吁:“与其把钱砸在注定失败的逃亡计划上,不如改善民生经济。” 国际格局的变化更让“台独”势力陷入孤立。2025年6月,七国集团在台海问题上的表态引发大陆严正警告,国台办直言:“若真心关心台海和平,就应反对台独,支持统一”。 这种外交压力与岛内民意的双重挤压,让赖清德之流越来越像困兽。就连其精心构建的“台日安倍研究中心”,也被舆论批评为割裂两岸历史联结的闹剧。 当福建舰完成歼-35舰载机电磁弹射测试的消息传来,中国迈入三航母时代的现实,彻底改写了台海军事博弈的规则。 从北斗卫星的全球组网到量子雷达的技术突破,现代战争的维度早已超越传统认知。这种实力碾压下,赖清德之流还在幻想“潜艇逃生”,恰如螳臂当车般可笑。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从汪精卫到李登辉,从陈水扁到今天的赖清德,所有分裂主义者的结局都印证着同一规律:越是色厉内荏,越会不择手段;越是心虚胆怯,越要虚张声势。 当大陆网友用表情包调侃政客丑态时,当岛内年轻人发起我家后院能停核潜艇吗的话题讨论时,这场闹剧早已超出政治博弈的范畴,成为检验民族认同的试金石。 你认为“台独”势力还能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多久?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赖清德一伙“台独分子”准备逃跑,中国大陆国防部正面回应,“想逃跑是不可能的”!在
小张的社会
2025-10-07 11:49:2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