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刚刚宣布了! 10 月 3 日那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早早站在了新建的贝尔格莱德中央车站。 当天,他要亲自宣布一件大事 —— 匈塞铁路塞尔维亚段全线开通,还要第一时间体验一把 “中国速度” 给塞尔维亚带来的变化。 列车缓缓启动时,武契奇没急着坐回座位,反倒凑到车窗边,眼睛盯着外面飞速掠过的景象。 白杨树、麦田、还有散落的小村落,以前坐老火车得盯着看半天的风景,这会儿眨眼就往后退了。 他伸手摸了摸座椅上的皮革,指尖能感觉到细腻的纹路,转头就跟身边的塞尔维亚交通部长感慨:“你试试这手感,再看看车厢里的服务,全是中国公司做的,比我去过的不少欧洲国家的城际火车都贴心。” 其实在这条高铁开通前,塞尔维亚的铁路早就 “拖了经济的后腿”。 就拿首都贝尔格莱德到北部重镇诺维萨德来说,原来的老铁路还是上世纪中期修的,最快时速也就 60 公里,坐火车得晃悠 2 个多小时,遇上雨天或者轨道维修,晚点个把小时都是常事。 货运更麻烦,塞尔维亚的铜矿、水果这些要运到匈牙利,再转去欧盟其他国家,光在铁路上就得耗三四天。 之前塞尔维亚也想过升级铁路,找过几家欧洲企业谈,要么报的价格高得吓人,要么说工期得拖到七八年,武契奇当时在公开场合吐槽过:“等他们把铁路修完,我这届任期恐怕都结束了。” 后来塞尔维亚把目光投向了中国,这事儿才算真正有了进展。 2017 年的时候,中国企业就跟塞尔维亚政府签了合作协议,不只是简单修条路,而是把全套中国高铁标准都带了过去。 小到铁轨的焊接工艺,大到信号系统的算法逻辑,都是咱们国内京沪、京广高铁验证过的成熟技术。 施工的时候也没掉链子,就说跨越萨瓦河的那座铁路大桥,欧洲工程师之前评估说至少要 3 年才能完工,中国团队优化了施工方案,2 年就把桥架起来了。 最后验收的时候,欧盟的检测机构还夸 “质量比预期的还好”。 更实在的是,施工期间中国企业还雇了 3000 多当地工人,不少人之前只干过普通铁路的维修活,中国师傅就手把手教他们操作高铁的专用设备。 现在这些工人里有近一半成了塞尔维亚铁路公司的技术骨干,以后铁路维护不用再靠外人。 现在高铁通了,带来的变化肉眼可见。 贝尔格莱德到诺维萨德的时间从 2 小时压缩到了 45 分钟,相当于早上从家里出发,喝完一杯塞尔维亚咖啡的功夫,就能到另一个城市开会。 货运效率也提上去了,原来一列火车最多拉 2000 吨货,现在能拉 5000 吨,时速还提到了 120 公里,从塞尔维亚北部的铜矿运货到匈牙利边境,时间少了一半,运输成本直接降了 30%。 有意思的是,欧洲一开始对中国高铁进欧洲还带着 “怀疑眼光”。 有些媒体早早就放话,说 “中国技术不符合欧洲标准”“工期肯定要延误”,结果开通当天,不少欧洲记者特意坐了首趟列车,体验完之后没人再提 “质疑” 了。 这哪是一条铁路开通那么简单,分明是中国技术在欧洲大陆的一次 “实力亮相”—— 不是靠宣传吹出来的,是靠实打实的工程质量和效率赢来的认可。 其实中国高铁 “走出去”,跟有些国家搞技术垄断的路子完全不一样。 咱们不是把设备一卖、工程一交就拍屁股走人,而是从设计到运维全链条帮着搞定,还把技术教给当地。 这种 “授人以渔” 的合作,比单纯赚工程款有意义多了 —— 塞尔维亚得了便利的交通,中国技术得了口碑,两边都不吃亏,这才是真的双赢。
塞尔维亚刚刚宣布了! 10月3日那天,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早早站在了新建的
小茹吖
2025-10-05 15:48:02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