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慌了,表示北极航线不安全,也不环保,不想让中国侧重于这一条航线。   说实

云景史实记 2025-10-05 09:12:12

新加坡慌了,表示北极航线不安全,也不环保,不想让中国侧重于这一条航线。   说实话,新加坡能考虑的所有,中国早已经考虑到了。北极航线不受苏伊士运河的制约,现在最大的集装箱船运量约为2万多个,如中国的实力,肯定会有破冰船破冰的,所以说冬天结冰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就说 “雪龙 2” 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吧,这船可不是摆着看的花架子,从 2019 年首航南极到现在,已经跑了 6 次南极考察、5 次北极考察,冰区航行的经验比谁都丰富。 前阵子中国第 15 次北冰洋科考,“深海一号” 科学考察船抗冰能力弱,一进北极冰区就犯难,正是 “雪龙 2” 号在前面开路引航。遇到密集的海冰和凸起的冰脊,“雪龙 2” 号的船长和大副轮班盯着,一边破冰一边调整航线,还时刻跟后面的 “深海一号” 保持沟通,生怕两船距离没控制好出问题。 就这么一步步引导,硬是把 “深海一号” 护送到了 “蛟龙” 号深潜的作业区,哪怕中途遇到大雾和流冰,也没耽误半点事。 这哪是 “冬天结冰有影响”?分明是早就有办法应对。更别说现在北极的通航条件越来越好,2025 年夏天北极东北航道的通航窗口期都延长到 120 天了,海杰航运都计划 2026 年投更多冰区加强型船舶,以后争取全年通航呢。安全这事儿,有 “雪龙 2” 号这样的 “破冰先锋” 在,根本不用操心。 新加坡说北极航线不环保,这纯粹是没看数据的瞎操心。大连海事大学专门做过研究,北极航线的船舶燃料碳强度比苏伊士运河航线低得多。 就拿 9 月底刚开通的 “中欧北极快航” 来说,从宁波到英国弗利克斯托港,单程碳排放直接降低了 50%,这可是实打实的绿色成效。为啥能降这么多? 说白了就是路近了,原来走苏伊士运河要绕 40 天,现在走北极航线直插北冰洋,18 天就到了,少跑二十多天的路,自然烧的油就少,排的碳也就少了。 而且这条航线还特意用了高价的低硫燃油,就是为了符合北极的环保要求,这份用心比很多传统航线都强。新加坡要是真关心环保,该看看这些数据,而不是凭空喊话。 更关键的是,北极航线能彻底摆脱苏伊士运河的制约,这才是最戳中要害的好处。2021 年 “长赐号” 堵船那事儿,估计很多人还记着吧? 一艘 400 米长的集装箱船搁浅,直接把苏伊士运河堵了 6 天,450 多艘船全被困在那儿动弹不得,全球每天的贸易损失就有 96 亿美元,光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一年的收入就少了 6.2 亿美元。 咱们的货物要是走那条线,遇上这事儿只能干等着,耽误了交货期,违约金都得赔不少。可北极航线就没这麻烦,航线经过的区域政治形势相对稳定,既没有苏伊士运河那样的拥堵风险,也少有海盗出没,安全系数高多了。现在最大的集装箱船能装 2 万多个标准箱,走北极航线完全没问题,再也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日子。 至于摆脱中欧班列的单一制约,这更是咱们早就算计好的布局。中欧班列虽然方便,但毕竟是铁路,运力有限,路线也相对固定。现在北极航线开通了,成了中欧贸易的第三条通道,和中欧班列、苏伊士航线形成了互补。 夏天北极通航的时候,18 天就能直达英国、荷兰这些欧洲基本港;冬天北极冰厚不好走,航运公司就搞 “海运 + 铁路” 的联运产品,25 天也能到中欧班列的各个站点,一年四季都有靠谱的通道。 宁波口岸前 8 个月对欧盟的进出口总值就有 3307.4 亿元,同比还涨了 12%,这么多货物,单靠一条线根本扛不住,北极航线正好补上了缺口,让 “中国制造” 能更顺畅地卖到欧洲去。 其实早在 2018 年,咱们就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明确说要依托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和各方共建 “冰上丝绸之路”。现在中欧北极快航开通,就是把这份规划变成了现实。 俄罗斯通过北极航线给咱们运原油,从 2020 年的 150 万吨涨到 2025 年的 1200 万吨,运输成本降了 40%,单船就能省 200 万美元,这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加坡可能是担心自己的港口地位受影响,但咱们中国做事向来讲究共赢,北极航线不是要取代谁,而是多一条选择、多一份保障。 新加坡担心的那些 “问题”,咱们早就有了对策。破冰船护着安全,数据摆着环保,成本和时间优势明明白白,还能摆脱单一航线的限制,这航线对咱们百利而无一害。 中国的眼光从来都是长远的,从不是盯着眼前一点利益,而是把安全、环保、成本这些事儿都算在前面。新加坡真没必要替咱们操心,这条 “冰上丝绸之路”,咱们肯定能走得又稳又远。

0 阅读:78
云景史实记

云景史实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