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对美国很残忍的事! 有人说,以目前的技术水平,9 架 F-22 或许能击落一架不带无人僚机的歼 - 20S,理由是歼 - 20S 只能挂 8 枚导弹。 这话听着像那么回事,毕竟导弹数量摆那儿了,可真要往实际战场上套,压根不是这么回事儿。 实际情况可能反过来 —— 是 9 架歼 - 20S 围着一架 F-22 打,而且每架歼 - 20S 还带着二三十架无人僚机。 别觉得这是夸张,这背后藏的,其实是中美现在工业能力的真实差距,说出来对美国挺残忍,但都是实打实的情况。 美军 F-22 的状态,看训练就知道不行。去年美国空军自己发的年度报告里写得明明白白,F-22 的 “任务能力率”—— 就是能随时拉出来执行任务的战机比例 —— 常年卡在 55% 到 60% 之间。 啥概念?10 架 F-22 里,总有 4 到 5 架趴在地上修,要么是发动机出问题,要么是航电系统故障,没法上天训练。 再看训练强度,2023 年美军空战司令部的数据显示,F-22 飞行员平均每月的飞行小时数只有 12 小时,比 2010 年巅峰期少了快一半。 反观中国空军,歼 - 20S 飞行员的月飞行小时数稳定在 18 到 20 小时,而且每次训练都带模拟对抗,甚至会和无人僚机搞协同演练。 你想啊,一边是常年修飞机、训练量跟不上,一边是天天练协同、熟悉新战术,真遇上了,F-22 能占着便宜吗? 更关键的是 F-22 的产能问题,这才是美国的 “硬伤”。 F-22 早在 2011 年就停产了,当时美军觉得这机型够先进,没必要再造,直接把生产线拆了。 后来中国歼 - 20 系列越造越多,美军慌了,想重启生产线,结果洛克希德・马丁报了个吓死人的价:至少要 500 亿美元,还得等 5 年以上才能造出第一架新的 F-22。 500 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差不多是美国空军一年预算的五分之一,而且就算花了钱,也没法保证零件能凑齐 ——F-22 上的某些关键零件,比如早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组件,现在已经没人生产了,只能从退役的 F-22 上拆下来翻新用。 再看歼 - 20S 的情况,完全是另一个画风。这几年成飞的生产线一直在扩,有消息说现在至少有 3 条脉动生产线在量产歼 - 20S,保守估计一年能造 20 架以上。 而且歼 - 20S 的国产化率几乎是 100%,从发动机到雷达,全是咱自己造的 —— 比如配套的涡扇 - 15 发动机,去年已经稳定量产,推力比 F-22 的 F119 发动机还大 5%,油耗还低。 这背后其实就是中美工业能力的差距。美国现在的问题是,高端制造业空心化,想造新的战机和无人机,要么缺零件,要么缺生产线,要么缺资金。 再看供应链,歼 - 20S 上的稀土永磁电机、碳纤维复合材料,全是咱自己产的,稀土分离纯度能到 99.99%,比美国的 99.5% 高了一个档次,这直接影响雷达和发动机的性能。 所以说,那些说 9 架 F-22 打一架歼 - 20S 的,其实是没搞懂现在空战的逻辑。 美军现在的困境,不是 F-22 不够强,是整个工业体系跟不上,造不出新的,也凑不齐配套,训练还跟不上。 真到了实际对抗的时候,不是 9 架 F-22 围堵一架歼 - 20S,更可能是几架歼 - 20S 带着几十架无人僚机,把一架 F-22 包了圆。
中国在解放台湾的战争中,美国一定会插手,而中国的这场收复台湾的战争中,不可能向朝
【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