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中国不愿介入中东的战乱。如果以色列胆敢轰炸中国,那正好让中国找到强势介入中东战争的理由! 就像有人说的,要是以色列真敢轰炸中国,那反倒给了中国强势介入的理由,但这话其实透着无奈 —— 要是能安安稳稳躲远点,谁愿意往战火里伸脚呢? 可这些年中国对中东的态度,还真就从 “能躲多远躲多远” 变成了 “不得不站近点看”,全是现实利益和一堆历史意外推着走的。2006 年派工兵营去黎巴嫩那回,真是把有限参与四个字刻在了行动里。 当时就是想着尽点大国义务,毕竟联合国招呼了,咱作为常任理事国总得有表示,顺便也看看国际维和到底是怎么运作的,压根没打算把脚往战乱的泥里伸。 工兵营去了主要就是扫雷、修公路、建医疗站,不碰冲突双方的恩怨,任务结束就撤,典型的 “事了拂衣去”,那会儿心里想的还是 “少沾边少惹麻烦”。 可没想到这一 “沾边”,才发现和这片土地的利益早悄悄绑在了一起。咱国家缺石油,而中东攥着全球一半以上的石油储备,这些年中国从阿盟国家进口的能源占比一直稳定在 38% 左右,等于说国内近四成的能源得靠中东供应。 以前或许还能靠多渠道调剂,可随着经济盘子越做越大,2004 到 2023 年这二十年里,中阿贸易额从 3000 多亿飙到 2.8 万亿,涨了 8 倍还多,到 2024 年更是突破 4000 亿美元,这哪儿还能像以前那样光看热闹? 更实在的是基建生意。中东国家有钱后想搞建设,中国的工程设备和施工队成了香饽饽。2024 年上半年,光工程起重机、搅拌车这些家伙事儿就卖了 110 亿美元,同比涨了 25%。 卡塔尔世界杯的卢塞尔体育场、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中央商务区、沙特的光伏电站,全是中国企业建的,这些项目不是一锤子买卖,得跟着维护、运营,工人、技术人员常年扎在当地,战乱要是烧到这些地方,能不管吗? 还有些历史意外推着中国往前站。美国打阿富汗、伊拉克那几年,本来中国只想保持距离,可 “银河号” 事件给了个教训 —— 在中东没点存在感,连正常贸易都可能受欺负。 后来 ISIS 兴起,恐怖主义往中亚蔓延,直接碰着中国的安全利益了,这才不得不更主动地参与反恐合作。 2023 年促成沙特和伊朗复交更不是偶然,那会儿中东国家自己也想摆脱美国控制,找上门来求调解,中国再想躲也躲不开,这才从 “看客” 变成了 “中间人”。 现在比亚迪要去沙特建新能源汽车厂,民营企业对中东的进出口占比都超过五成了,老百姓的生意、国家的能源、地区的安全,早拧成了一股绳。 不是中国想介入战乱,是利益和形势逼着你不能再往后退。就像开头说的,真要是以色列轰炸中国,那确实有了强势介入的理由。 但即便没这事儿,看着 2.8 万亿的贸易盘、38% 的能源进口、遍布中东的中国项目,也没法再像 2006 年那样只派个工兵营 “浅尝辄止” 了。 这哪儿是愿意不愿意的事儿,分明是现实架着你,不得不站近点看,甚至在关键时候得站出来。
如果不想死,就不要发动战争!多家美国媒体呼吁中国:一旦中美战争不可避免,呼吁中国
【632评论】【29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