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发现不对劲了,除了稀土以外,中国手里还有一张王牌没用,那就是美国的医药供应链,尤其是救命药的原料,几乎全都来自中国,一旦中国开始管控,后果不敢想象。 这两年美国媒体盯上了中国手里的稀土,忽略了其实各种救命药的原料八成都必须从中国进口,尤其是常用的抗生素和手术常备药 说个实在数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早有统计,2019 年美国 88% 的原料药都得靠进口,而中国就是这些救命原料最主要的来源地。 所谓原料药,就是做药的 “底子”,没有它,再厉害的药厂也造不出一粒能治病的药。咱们常说的抗生素、手术时用的止血药、化疗药,往前倒腾几步,源头全在中国的化工厂里。 就说美国人天天用的抗生素,2024 年美国光抗生素原料药就进口了 20 多万吨,一半以上都来自中国。 像治肺炎、中耳炎的阿莫西林,还有手术前后必用的头孢唑林,这些都是能救命的常用药,可美国医院里 90% 的头孢唑林原料都得从中国运过去,阿莫西林的关键中间体 80% 也来自中国。 2020 年疫情那阵子,印度的抗生素工厂全停了,还是中国的原料撑着美国的供应,要是那会儿中国也断供,美国的医院就得眼睁睁看着病人因为感染没法治而发愁。 更要命的是手术台上离不了的肝素,这药是防血栓的 “救命针”,美国每年 1200 万住院病人得用它,50% 到 70% 的住院患者都离不开。 为啥中国能捏住这个命脉?说穿了就是实力。肝素得从猪小肠黏膜里提取,咱们有庞大的生猪存栏量,还有完善的加工设施,这是其他国家比不了的。印度、西班牙虽说也能产点,但规模和成本跟中国差远了,根本顶不上事。 再比如退烧药布洛芬,美国 95% 的原料药都来自中国,2024 年印度的工厂出了质量问题,中国的供应占比还更高了。 家里常备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美国 70% 都靠中国生产,山东有家药厂一年就能产 4 万吨,占了全球四分之一的量,80% 都卖到国外去了。 有人可能会问,美国自己不能造吗?还真不行。这些年美国一门心思搞高利润的专利药,把利润低的原料药生产全丢了,产业空心化早就成了大问题。 想重新建工厂?先不说得砸几十亿美元,光审批就得过 FDA 的层层关卡,从建厂房、找原料到培训工人,没个 5 到 10 年根本玩不转。 而且成本能吓死人,中国生产的阿莫西林原料药价格才是美国本土的三分之一,人力成本更是只有美国的八分之一,就算美国硬着头皮建厂,最后药价还得翻着跟头涨,买单的还是普通老百姓。 那找印度替代行不行?别逗了,印度看着是仿制药大国,可它 70% 的抗生素原料药都得从中国买,连生产的 “底子” 都攥在咱们手里。 2023 年印度的原料药出了质量问题,美国急得没办法,还是转头求中国紧急供货。这些年美国也给印度砸钱,想让它替代中国,可印度基础化工不行,高端产能根本上不来,短期之内就是个泡影。 其实早有苗头能看出美国多依赖中国。前几年特朗普想给中国原料药加关税,可琢磨来琢磨去,还是把抗生素这些关键品种放进了豁免清单,为啥? 怕真断供了医院没人救命,自己得背骂名。2025 年 2 月中国就试过稍微收紧出口审批,把抗生素原料的审批时间从一周改成一个月,美国药企立马就慌了,库存很快告急,纽约好几家医院都得调整治疗方案。 这还只是慢了点,要是真限制出口,美国的药品库存撑不过一个月,到时候退烧药、抗生素、手术药全得断档。 跟稀土比起来,这张医药牌更隐蔽也更致命。稀土断供了,美国还能找回收的、凑合用的替代材料,可救命药这东西没法凑活。 没有肝素,手术风险得翻好几倍;没有抗生素,小小的术后感染都能要了命;没有化疗药,癌症病人只能等着病情恶化。 华盛顿有个智库所长说得特实在:“中国在药物活性成分上扼住了我们的喉咙”,这话一点没夸张。 现在中国早就不是只卖原料了,像药明康德这样的企业,已经深度参与美国新药研发,37% 的美国新药许可交易都跟中国公司有关。 美国药企想搞新药,从前期研发到原料生产,绕来绕去都得找中国。要是真闹僵了,不光老药断供,新药研发都得卡壳。 说来说去,不是中国故意要卡谁的脖子,是美国自己把产业链的 “命门” 送到了中国手上。这些年中国建了从基础化工到精细化工的完整产业链,培养了大量技术工人,才撑起了全球近一半的原料药供应。美国自己放弃了生产,现在倒过来担心被卡脖子,这能怪谁? 现在美媒终于反应过来了,开始念叨中国这张没出的王牌。可念叨也没用,产业链的优势不是一天两天能建起来的,美国想摆脱依赖,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不可能。 这张医药王牌,比稀土更让美国头疼,因为它攥着的是无数普通人的生命健康,真要动真格,美国根本扛不住。
“美国要彻底玩死中国,是绝不会只用一种手段的。”最近,美国为了迫使咱们放松稀土出
【8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