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荷兰今天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荷兰政府宣布所有欧盟成员国均已加入其主导的“半导体联盟”,共同推动修订欧盟《芯片法案》,这标志着欧洲芯片战略进入全新阶段。 很多人可能会问,荷兰为什么突然在这个时间点发起这样一个号召?而欧盟其他国家又为什么如此迅速地响应并加入?其实这并不突兀。说到底,这一切都和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构密切相关。 尤其是过去几年里,全球因为种种原因反复经历芯片短缺,汽车、家电、甚至游戏主机都遭了殃,欧洲自然也饱受影响。 再加上地缘政治和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欧洲各国已经意识到,不能再完全依赖他人来保障自己的芯片安全。于是,荷兰这个“光刻机大户”率先站出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荷兰手上握着的是阿斯麦这张王牌,这家公司在全球极紫外光刻机领域几乎处于垄断地位,说它是欧洲半导体界的“门面担当”毫不为过。 正因如此,荷兰在芯片产业的战略议题上有着天然的话语权。这一次,荷兰不仅没有“独善其身”,反而主动带头拉起一支联盟队伍,要和整个欧盟一起“抱团取暖”,这背后的深意不难理解。 荷兰显然已经意识到,即使拥有最尖端的制造设备,也难以独自撑起整个芯片生态系统。所以,与其单打独斗,不如联合欧盟各国的资源、技术、政策和产业链优势,共同打造一个更完整、更有韧性的欧洲芯片体系。 这次荷兰推动的是对《芯片法案》的“修订”,而不是简单的执行原定计划。这就说明,原先的法案已经暴露出一些需要调整的问题。 而这次联盟的成立,正是要将这些问题一并纳入新一轮修订的视野中,争取让政策更有针对性、执行更有力度、支持更有深度。用一句不太严肃的话来说,这不是简单地“修补漏洞”,而是一次系统级的“版本升级”。 而欧盟各国之所以都愿意加入这个联盟,也并不只是因为荷兰的“拉拢力”强。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半导体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产业问题,而是关乎国家安全、数字主权和未来科技竞争力的核心资源。 过去欧洲在这方面的整体表现其实不算亮眼,长期以来对外部供应依赖过高,导致在关键时刻被“卡脖子”的风险始终存在。 这一次,欧盟国家能够迅速达成共识,正是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再不抱团,那就只能被动挨打。现在通过联盟的方式,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还能形成合力对外发声,提高整个欧洲在全球半导体格局中的话语权。 这次事件其实也释放了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信号:全球半导体产业正在进入一个“区域化协同”加速的阶段。 过去我们总是讲全球化分工,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强调本地制造、自主可控、区域合作。 这不是说全球化结束了,而是全球化的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欧洲的这次“集体出击”,正是这种变化的一个典型体现。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这次荷兰主导的“半导体联盟”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小圈子的项目,而是欧洲在面对全球科技竞争压力时的一次务实选择。 它的核心目的不是排他,而是提升自身的整体竞争力。从这个角度看,这次事件不仅是一条“快讯”,更像是一次欧洲科技战略的“公开宣言”。而这种战略转向,未来势必会在全球半导体产业的格局中掀起连锁反应,甚至可能改变整个游戏规则。 所以说,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联盟秀”,而是一次明确的战略落子。荷兰这次“突然宣布”的背后,是深思熟虑后的主动谋局。而欧盟的快速响应,更是说明欧洲在芯片领域的“觉醒时刻”已经到来。 素材来源:欧盟成员国加入荷兰牵头芯片联盟 2025-09-29 15:06·财联社
快讯!快讯! 荷兰今天突然宣布了! 9月29日,荷兰政府宣布所有欧盟成员国均已
沈言论世界
2025-09-30 09:45:13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