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联合国大会,最失落的除了以色列,恐怕非印度莫属了。 印度总理莫迪缺席了大会

御史流芳悠久 2025-09-29 17:04:12

这届联合国大会,最失落的除了以色列,恐怕非印度莫属了。 印度总理莫迪缺席了大会,整个会议过程听不到印度的声音,也失去了与各国交流的机会。   莫迪没去联大,说起来跟美印之间的关税脱不了关系。美国这边因为印度一直买俄罗斯石油,心里不痛快,直接给印度卖到美国的商品加了50%的关税,两边的贸易摩擦就这么越闹越僵。   莫迪原本计划着去联大的时候,跟美国那边好好谈谈这事,可没成想美国商务部长先放了狠话,说印度“要么退出金砖国家,要么就等着受制裁”,这态度傲得没边,直接把印度惹毛了。   现在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正浓,莫迪要是这时候跑去美国低头求和,老百姓肯定不买账,说不定还会影响他自己的政治地位。左思右想之后,莫迪干脆用缺席联大的方式表达不满,可这么一来,印度在这么重要的外交场合,直接就“哑了声”。   安理会改革这事儿,印度盼了好多年,一直想挤进去当常任理事国,结果这届联大上又栽了跟头。   要改安理会,得先改《联合国宪章》,不光得有联合国三分之二成员国同意,五个常任理事国还得全点头才行。之前美、俄、英、法虽然嘴上说支持印度入常,可真到动真格的时候,五常对权力分配这点事儿,心里都门儿清,根本不会轻易松口。   美国之前承诺得好好的,可关键投票的时候,好几次都没兑现;俄罗斯虽说也表态支持,可话里话外都在打太极,说“支持印度发挥更大作用,不代表就支持安理会改革”;英法则更滑头,一提到新增常任理事国要不要有否决权,就绕着走,压根不正面回应。   更让印度头疼的是,还有个叫“咖啡俱乐部”的圈子,巴基斯坦、意大利、韩国这些国家凑了50多个,就是不待见印度入常,明里暗里拦着。   另外,非洲国家内部对安理会席位分配也吵得厉害,埃及、南非都想当非洲代表,互不相让,印度之前想拉非洲国家帮忙,最后也落了空。   在国际合作的圈子里,印度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弱。金砖国家后来加了新成员,沙特、埃及、埃塞俄比亚这些新进来的,更关心怎么合作搞能源、怎么少用美元这些实在事儿,跟印度想争个象征性地位的心思根本对不上。   而且印度在金砖里还干过“背刺”盟友的事儿,2025年金砖外长会的时候,印度为了让美国少收点自己的关税,硬是把金砖国家想一起谴责美国单边加关税的计划给搅黄了,最后出的联合公报里,连提都没提美国这事儿。   这么一搞,其他金砖国家对印度的印象差了不少,印度说话的分量自然也轻了。   除此之外,印度还想靠“全球南方外交”提升影响力,莫迪频繁去非洲、拉美国家访问,还推出了“关键矿产外交”“DPI+”合作模式这些名堂,可这些举措多半是为了满足印度自己的需求,根本没解决全球南方国家真正的发展难题。   埃及代表在金砖外长会上直接发火,质问“非洲的席位凭什么让印度来抢”,这话一出口,印度想当“全球南方领袖”的幻想彻底碎了。   印度在国际上的战略布局,最近也接连碰壁。美国牵头搞的那个“印度—中东—欧洲经济走廊”,也就是IMEC,印度之前把这当个宝贝,觉得能靠它抬抬自己的国际地位,结果现在这项目差不多停了。   后来加沙打起来了,中东那边乱成一锅粥,阿联酋跟以色列闹掰了,沙特也因为巴勒斯坦的事儿,把给走廊的投资先停了。   印度虽然跟以色列签了双边投资协议,可这协议对推动走廊建设没半点实际用处。更糟的是,美国现在把战略重心转走了,也不怎么管IMEC了,反而去支持土耳其搞的另一个替代走廊项目。   印度之前为这“印欧经济走廊”费了不少劲,最后还是成了地区冲突和大国博弈的牺牲品,竹篮打水一场空。   印度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短板,也让它在国际上没什么竞争力。印度一年花在军费上的钱有819亿美元,看着不少,可62%的武器都得从别的国家买,自己根本没能力造。   2025年印度去空袭巴基斯坦,结果没成功,转头居然说责任在“中国干扰了卫星”,这事儿一出来,谁都看出来它自己没能力搞自主军事,只能找借口甩锅。   经济方面,印度GDP是超过英国了,成了全球第五,可国内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得靠别人帮忙。为了修高速公路,印度不得不向金砖银行借了4.9亿美元。   而且南非还公开指责印度拖着不批给非洲的贷款,这一下,印度在国际经济合作里的信誉也受了影响。   在气候问题上,印度也越来越没存在感了。2024年开联合国气候大会(COP29)的时候,发达国家说好了到2035年,每年给发展中国家至少3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可发展中国家本来想要1.3万亿美元,这差得也太远了。   印度代表在会上气得说“特别特别失望”,可它自己在全球气候治理里没什么领导力,国内能源转型也慢得很,比如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一直上不去,所以这抗议根本没多少国家当回事。

0 阅读:35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