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天塌了!黄仁勋没想到中国居然把事情做的这么绝。 黄仁勋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三个月内三番五次往中国跑,还把 “中国市场独一无二” 挂在嘴边,最后还是没能挡住局面失控。这个在中国赚了三十年钱、曾占着 AI 芯片半壁江山的巨头,怎么突然就从 “香饽饽” 变成了 “烫手山芋”? 要说英伟达以前的底气是真足,2024 年一年,光是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就给它贡献了 170 多亿美元营收,占比接近五分之一,数据中心的高端加速卡更是几乎被它垄断。 那时候不管是互联网大厂建 AI 服务器,还是玩家攒高性能电脑,都认英伟达的牌子,连黄仁勋自己都坦言 “过去三十年从中受益匪浅”。可它偏不珍惜这份信任,跟着美国政府玩起了 “技术管制游戏”。 先是 2023 年美国禁售高端 H100 芯片,英伟达立马推出特意量身定做的 “阉割版” H20 芯片,算力砍了大半,刚好卡在管制红线内,摆明了就是想既合规又接着赚中国钱。 可这还不算完,2025 年 4 月,美国突然加码,连 H20 都不让卖了,要求 “无限期” 申请许可证,英伟达之前砸进去的研发和库存直接打水漂,光第一季度就计提了 45 亿美元损失,全年算下来足足亏了 150 亿美元销售额。一边赚着中国市场的钱,一边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这不就是典型的 “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更让中国市场寒心的是产品安全这道坎,2025 年 7 月,国家网信办直接约谈英伟达,直指 H20 芯片存在安全漏洞后门风险,要求它给说法、交证明材料。 可英伟达一边急着否认,说 “没有后门和监控软件”,一边又被扒出美国曾明确要求企业安后门换出口许可,这波操作彻底辜负了中国用户的信任。 要知道,中国可是全球最大的 AI 市场,企业买芯片是用来搞研发、做产业的,不是给别人留着 “远程控制” 的口子。 黄仁勋这下是真慌了,市值一夜蒸发 1800 多亿美元不说,中国数据中心的收入占比直接跌到了个位数,以前靠 CUDA 生态攒下的优势,正在被国产芯片一点点蚕食。 IDC 数据显示,短短两年时间,中国数据中心加速卡市场里,国产算力占比从 14% 飙升到 34.6%,华为昇腾更是跟着大模型热潮一路逆袭,中信证券都预测国产份额还得接着涨。黄仁勋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英伟达不在,中国创新者会自己补上空白”,这话里的无奈藏都藏不住。 更绝的是中国的 “组合拳” 根本不给它转圜的余地,不是简单地禁售,而是一边严把安全审查关,卡死有隐患的产品;一边靠国产替代补位,让企业有得选。 英伟达想过曲线救国,比如把产能往东南亚挪,结果发现供应链里的硅晶圆、光刻胶六成来自中日,美国本土工程师缺口高达 40%,人力成本还是亚洲的两三倍,根本玩不转。 后来好不容易求着美国政府批了 H20 的出口许可,却被要求把中国市场销售收入的 15% 上交美国政府,等于赚的钱还要被抽成,里外不是人。 其实英伟达的窘境说白了就是面 “照妖镜”,照出了美国 “技术封锁” 的虚伪。美国一边逼着英伟达卡中国脖子,一边又拿不出替代市场;英伟达一边喊着 “中国独一无二”,一边又跟着政策瞎折腾,最后把自己架在了火上。 反观中国,根本没把宝押在一家企业身上,你不做自然有人做,国产芯片的快速崛起,早就不是 “能不能替代” 的问题,而是 “替代得有多快” 的问题。 黄仁勋最近在白宫和中国之间两头跑,一会儿劝美国政府 “别短视”,一会儿来中国说 “坚定不移服务市场”,可再怎么说也挽回不了失去的份额。 这事儿也给所有外企提了个醒:中国市场欢迎真心合作的伙伴,但绝不惯着 “吃里扒外” 的主儿。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就不是没你不行的年代了,想靠垄断和政治投机占便宜?门儿都没有。
国产光刻机突破速度之快,已经让西方拦不住了。此前,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EO曾说过
【3评论】【15点赞】
大凤
还“上交”了10%的股份 好像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