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美国这一手对我们影响这么大!9月24日,根据美国彭博社报道,由于美国在7月突然叫停关键部件出口,中国商飞不得不将C919的交付目标削减三分之二。原本信心十足的扩产计划,硬生生被按下急刹车。 年初商飞还放出豪言,2025年要做到年产50架,3月时更进一步把产能目标拉高到75架,可一纸禁令下来,交付量骤降到25架,几个月前的壮志豪情,现在全成了空话。 问题出在供应链上,C919虽然是国产大飞机,但82家核心供应商里有近一半是美国公司,发动机、飞控、航电这些关键系统几乎全部在别人手里,别人一掐,生产线立马停。 发动机是最致命的短板,C919选用的LEAP-1C,是通用电气与法国赛峰联合生产的型号,占整机成本三成多。当初为了成熟可靠,才决定用它,但如今正好被人拿来卡脖子。 禁令不只限发动机,霍尼韦尔提供的飞控系统、导航和辅助动力也一起被卡,雷神旗下柯林斯供应的航电设备同样被拦下,这些部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飞机能否飞起来的命门。 飞控系统决定飞机起降和姿态调整,缺它根本飞不了,航电系统是飞行员的眼睛和耳朵,国内同类产品还停留在实验阶段,无法短期替代,美国这一手算得很清楚,直奔核心动脉下手。 其实早在2020年,美国就试过搅局发动机出口,但没敢真动手,这次不同,C919刚在春运大展拳脚,航班正常率高达97%,东航机队累计载客早已破两百万,本来势头正猛,却偏偏在这时被疯狂掣肘。 库存里的发动机也顶多能撑10架飞机的装配,三大航刚刚启动的机队更新计划直接搁浅,那些租赁公司签下的订单也只能往后拖,市场需求摆在那里,却因为技术依赖硬生生卡住。 民用航空本身就是高度全球化产业,波音和空客同样依赖全球供应链,但人家手里有核心技术,有话语权,相比之下,商飞起步晚,关键环节全靠进口,风险显而易见。 国内也并非毫无进展,比如过去轮胎市场几乎被米其林、普利司通垄断,直到2024年,桂林蓝宇和宁夏神州才挺进C919供应链,打破了垄断。 但这种突破涉及的都是外围环节,至于发动机和飞控,难度要高几个层次。 国产CJ-1000A发动机确实在推进,去年还完成极限测试,油耗表现比LEAP-1C更省,但要2025年底才能拿到适航证,最快2030年才能大规模装机,眼下根本解决不了燃眉之急。 美国这种出手不是没有代价,通用电气停供一个月就损失上亿美元,波音更惨,被中国航司拒收多架737 MAX,飞机只得转卖给印度,股价一路下跌,市场蛋糕太大,美国企业也舍不得放弃。 因此7月初,美国又迅速松口,让通用电气恢复发货,这翻脸的速度说明问题,他们清楚没有中国市场,自身压力更大,但对中国商飞来说,这一课已经足够警醒。 国产大飞机要想真正飞得稳、飞得远,只有在发动机、飞控、航电这些关键技术上站稳脚跟,等那一天到来,C919才会真正迎来属于自己的天空。
美国财长贝森特对着镜头表示:“中国是现代世界历史上没见过的国家”,一句话,无数人
【42评论】【6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