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子太大了!湖北宜昌,8岁女孩因没写作业被家长批评离家出走,没想到,她饿了捡废品

名城探寻 2025-09-26 12:50:13

胆子太大了!湖北宜昌,8岁女孩因没写作业被家长批评离家出走,没想到,她饿了捡废品卖钱买吃的,晚上在楼道过夜,被小区物业人员巡查发现报警,妈妈见到她时,抱着她嚎啕大哭。事情起因就是女孩没写作业,她的妈妈说了她几句。 这女孩叫朵朵,在附近小学读二年级,平时是老师眼里的乖学生,作业本上总贴着小红花,放学还会帮邻居家的老奶奶提菜篮子。这次没写作业,不是偷懒,是当天数学课学的“两步应用题”她没跟上。 老师讲例题时,她坐在后排没听清,想举手问,又怕同学笑话“这么简单都不会”,硬着头皮记了笔记,回家翻开作业本才发现,那些数字和文字凑在一起,怎么也看不懂。 她坐在书桌前翻了四十多分钟课本,草稿纸上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线段,还是没算出答案。天色慢慢暗下来,门外传来妈妈掏钥匙的声音,朵朵赶紧把作业本合上,她想等妈妈歇会儿,再小声请教。 可妈妈那天从家政公司接了三份保洁活,擦了两家玻璃、拖了一层办公楼的地,回到家时膝盖都在发酸,看到朵朵坐在书桌前没动笔,桌上的作业本干干净净,积压了一天的疲惫突然就变成了火气。 妈妈把工具包往玄关一放,声音比平时高了不少:“早上出门怎么跟你说的?先写作业再玩,你全忘了?” 朵朵被妈妈的语气吓了一跳,想说“我不会”,可话到嘴边又卡住了——上次她数学考了85分,妈妈就叹着气说“隔壁明明考了98”,这次要是说“没听懂”,妈妈会不会更生气?她攥着铅笔的手越捏越紧,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没敢掉下来。 妈妈见她不说话,转身去厨房倒水,朵朵盯着妈妈的背影,脑子一热,拉开门就跑了出去。 出门时她没穿外套,傍晚的风一吹,打了个哆嗦。她不敢走远,就在小区里绕着花坛走,走了快一个小时,肚子开始叫。 路过垃圾桶时,她看到里面有几个空矿泉水瓶,想起爷爷以前捡废品换零花钱,就蹲下来,用袖子擦了擦瓶子上的灰,捏扁了塞进裤兜。她又找了三个纸箱子,抱着走到小区门口的废品收购站,老板看她小,没压价,给了她四块二毛钱。 拿着钱,她在楼下的便利店买了一个肉包和一袋牛奶,蹲在便利店门口的台阶上吃。肉包有点凉,她小口小口啃着,眼泪掉进牛奶袋里,她赶紧抹了抹脸,怕别人看见。 吃完东西,天完全黑了,她不敢回家,也不知道该去哪里,看到旁边单元楼的楼道门没关,就悄悄走了进去,选了个三楼的拐角,缩在那里。楼道里的声控灯隔一会儿就灭,一灭她就赶紧跺脚,看着黑暗里自己的影子,心里又怕又后悔。 晚上九点半,小区物业的李师傅按例巡查楼栋。他负责这个小区三年了,知道冬天楼道里风大,每次巡查都会检查门窗。 走到这栋楼时,他听到三楼有轻微的跺脚声,以为是哪家孩子调皮,打开手电筒照过去,才看到一个小小的身影缩在角落,头发乱蓬蓬的,脸上还挂着泪痕。 李师傅放轻脚步走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过去:“小朋友,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朵朵盯着那颗糖,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小声说:“妈妈说我了。” 李师傅没急着追问,坐在她旁边,慢慢跟她聊学校的事、喜欢的动画片,聊了十多分钟,朵朵才愿意说出妈妈的电话号码。 李师傅拨通电话时,妈妈正在小区里疯了似的找——她倒完水回头,发现门开着,朵朵不见了,赶紧下楼喊,找遍了花园、游乐场、朋友家,甚至去小区门口的派出所报了警,手里还攥着朵朵的外套,声音都在发抖。 接到电话,妈妈跑着往那栋楼赶,楼道里的声控灯被她的脚步声一路点亮。 看到朵朵的瞬间,妈妈冲过去把她抱在怀里,外套都忘了给她披上,眼泪砸在朵朵的头发上:“妈妈错了,妈妈不该没问清楚就说你,你要是丢了,妈妈怎么办啊!” 朵朵埋在妈妈怀里哭,断断续续地说“妈妈,我不会写作业”,妈妈这才知道,自己当时的急躁,差点酿成大错。 这件事看着是“没写作业”引发的小矛盾,其实藏着很多家长都有的问题:我们总习惯用“有没有完成”来判断孩子的努力,却忘了问“有没有遇到困难”。 8岁的孩子,还没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困惑,批评只会让他们把话咽回去,甚至用“逃跑”这种极端方式逃避。 教育部早就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可很多家长还是会因为“作业没写完”焦虑,把这种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儿童心理咨询师也提到,低年级孩子对家长的情绪格外敏感,他们需要的是“一起解决问题”的陪伴,不是“你怎么又错了”的指责。 就像朵朵,如果妈妈当时能坐下来,指着作业本问一句“哪里看不懂,咱们一起想想”,或许就不会有后面的担惊受怕。孩子的安全、孩子敢于表达的勇气,永远比一本写满答案的作业本更重要。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