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讨苦吃?墨西哥对华加税50%后,通货膨胀一路飙升外资暴跌! 2025年9

文人学社 2025-09-24 17:54:56

自讨苦吃?墨西哥对华加税50%后,通货膨胀一路飙升外资暴跌! 2025 年 9 月 10 日,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公布关税改革提案,将矛头指向未与其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中国成为主要影响对象。 提案涵盖 1371 个关税代码下的商品,占墨西哥所有关税代码的 16.8%,涉及轻型汽车、纺织品、玩具等多个品类,总价值达 520 亿美元。 其中轻型汽车关税从 20% 直接升至 50%,这一品类中中国商品在墨西哥市场已占据 18.1% 的份额。 政策的初衷被表述为保护本土制造业和就业,墨西哥政府测算,此举预计能保住 32.5 万个岗位,每年增加 37.6 亿美元关税收入。 但实际影响很快显现。加税直接推高进口商品成本,汽车、家电等日常用品价格应声上涨。 墨西哥 8 月 CPI 已达 3.93%,央行不得不降息至 8.5% 以刺激经济,却陷入可能加剧通胀的困境,随后央行已将全年通胀预期上调至 4.11%。 外资流动的变化更为直观。 2024 年墨西哥外商直接投资增速已暴跌至 1.1%,新项目占比仅 8.6%。 加税政策公布后,比亚迪、福耀玻璃等中企陆续暂停或缩减在墨投资,全国 800 多个中国品牌销售点、超 231 亿元人民币的投资面临不确定性。 这种外资萎缩的态势,与墨西哥原本期望通过关税吸引替代投资的目标形成反差。 政策背后的动因与美国的战略推动密切相关。墨西哥 80% 的出口依赖美国市场,每天超 15 亿美元货物通过美墨边境,这种不对称依赖使其政策选择空间受限。 特朗普政府 7 月曾以遏制芬太尼流入和制造业岗位问题为由,威胁对墨西哥输美产品加征 30% 关税。 为安抚美国,墨西哥不仅提高对华关税,还计划将供应链转向北美,融入所谓 “北美堡垒” 战略。 但这种妥协忽略了中墨贸易的互补性。 2024 年中墨贸易额达 1094.26 亿美元,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墨西哥向中国出口石油、医疗设备,中国的电子元件、汽车零部件则是墨西哥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税措施破坏了这种平衡,墨西哥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罗萨莱斯发出警告,电子设备、汽车零件等商品价格可能因加税暴涨。 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产业链的连锁反应。 墨西哥对美贸易顺差很大程度上依赖对华逆差,加税导致的供应链断裂不仅影响本土产业,还可能波及美国相关企业。 特斯拉已计划在墨西哥建厂,其生产所需的部分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加税带来的成本压力最终可能传导至终端市场。 这种影响并非个例,美国自身也因单边关税政策导致 CPI 达 2.9%、失业率 4.3%。 中方对此保持理性态度,外交部强调反对单边主义,商务部指出妥协于霸凌主义将损害自身营商环境。 市场也呈现出一定韧性,2024 年中国汽车对墨出口逆势增长 18%,部分车型即使加税后仍保持竞争力。这种韧性源于中墨产业合作的深度,并非短期政策调整所能轻易割裂。 墨西哥的经历折射出全球贸易中的普遍规律:单边关税措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可能引发通胀、外资流失等连锁问题。 各国在产业链中早已形成你中有我的依存关系,保护本土产业需要更精准的政策工具,而非简单的加税手段。随着时间推移,墨西哥或许能在实践中找到保护与开放的平衡,而这场政策调整留下的经验,也将为全球贸易合作提供参考。

0 阅读:58
文人学社

文人学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