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出名了,不仅上海,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上海部分学校的食堂供应虾仁炒蛋,有

周律鸣法 2025-09-21 10:46:33

这下出名了,不仅上海,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上海部分学校的食堂供应虾仁炒蛋,有臭味,有细沙,学校不得不紧急叫停,给学生买面包和饼干充饥。   上海是什么地方啊?全国第一的大城市,学校午餐居然吃得还不如贫困学校的补助餐吗?   据家长们反馈,大部分上海中小学午餐的供应商是某捷公司,这家企业可不简单,日供餐超过50万份,业务覆盖全市16个区50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   更让人惊讶的是,光是今年八月,他们就一口气中标了70家学校的食堂餐饮服务项目。规模这么大,却连一道虾仁炒蛋都做不好?   事情爆出来之后,监管部门也行动了。上海市教委很快通报,说已经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把问题菜品的留样和原料送去检测,一周内就会出结果。   某捷公司自己倒显得有点“轻描淡写”,他们说只是“部分批次”的虾仁里掺了细沙,否认存在其他食品安全问题。可孩子吃到嘴里的东西,能一句“有细沙”就敷衍过去吗?   上海这座城,经济发达、现代化程度高,平时说起什么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怎么偏偏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掉了链子?   这可不是小事!孩子正处在长身体的时候,吃不好饭,直接影响健康和学习。   家长们辛辛苦苦工作,把孩子送进学校,图的就是个安心。   如今倒好,不但没安心,反而多了一份担心。   很多家长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除了这次发臭的虾仁,平时还经常遇到“油炸食品太多”“菜品口味差”“孩子吃不饱”之类的问题。说明这类问题恐怕不是一天两天了。   说起来,从2024年秋季学期起,上海还在推行AB制学生午餐,本来是想每天提供两种套餐组合让学生选,结果现在却连基础的安全都保障不了。   这让人忍不住想问,午餐质量到底有没有人认真管?   我们总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可现在看起来,有些孩子在学校连顿放心饭都难吃上。   而那些本来应该被严格监管的供餐企业,却一边接订单接到手软,一边放任质量问题发生。这真的不应该!   也许有人会说,做餐饮难免有疏忽,但这事发生在学校,对象是孩子,就没有任何放松的理由。   事实上,上海以往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比如2024年11月,就有学校被家长曝出食堂存在卫生问题,饭菜里发现虫子、蜗牛、过期豆腐皮和发霉调味料,甚至导致数十名学生出现肠胃不适。   这说明什么问题?光靠事后补救、危机响应远远不够,必须从源头建立起一套长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   某捷公司说他们对菜品留样了,但留样不应该是为了“事后解释”,而应该是为了“事前防范”。如果检查够严格,流程够规范,问题大概率能在上餐桌之前就被发现。   此外,校长陪餐制、家长监督委员会这些制度,不能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边,得真正落实到每一天、每一餐。   只有学校、企业、监管部门和社会都真正绷紧这根弦,才能让孩子们吃得安心。   这件事也给所有学校和学生餐供应企业提了个醒:孩子的健康安全开不得半点玩笑,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   这次“发臭虾仁”事件,虽然令人气愤,但也让我们看到,舆论和公众监督是有力量的。   从家长发声到媒体跟进,从学校回应到监管部门介入,说明大家在乎这件事,也愿意推动改变。   目前,相关菜品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但我们期待一个明确的交代和切实的整改。   更重要的是,希望这次事件能成为一个转折点,促使更多学校、供餐企业和相关部门真正把学生餐饮安全置于首位,完善制度、加强管理、透明运作。   希望未来每一个孩子,无论身在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都能在学校吃上热乎乎、香喷喷、安全又营养的饭菜。   毕竟,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明天。               参考资料:上海多所学校午餐虾仁被临时撤换 市监部门展开调查——央视网

0 阅读:48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