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在延安一次会间闲聊中,毛主席说:“······如果不看完这三本书,不

运赛过去 2025-09-18 20:43:36

1938年,在延安一次会间闲聊中,毛主席说:“······如果不看完这三本书,不算中国人。”贺龙在旁听到后,忙说:“我没看过,但我不是外国人。” 1938年秋季,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开到一半,会议休息时候,大家聊起中国古典文学。毛泽东谈到三部经典小说,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谁没读完这些就不算中国人。贺龙听到后,立刻回应自己没读过,但不是外国人。毛泽东笑了笑,继续问徐海东看过没有。徐海东承认看过前两本,没读红楼梦。毛泽东说那就是半个中国人。大家笑起来,继续聊其他事儿。 毛泽东喜欢古典小说,从小读这些书,影响他的战略思维。三国演义讲权谋,水浒传说义气,红楼梦写社会变迁。他觉得这些书是中国文化精华,没读就缺了点文化根基。贺龙是军人出身,早年没时间系统读书,但革命经历丰富,从护国战争到长征,实战经验多。徐海东窑工背景,识字有限,但好学,当窑工时读了不少书。这段话后来传开,成为党史趣闻,显示领导同志接地气的风格。 全会后,徐海东把话记心里,从延安图书馆借红楼梦,晚上借油灯读,边读边标注。第一遍读完,继续第二遍,结合革命经历体会。1954年夏季,毛泽东在杭州休养,和同志们聊红楼梦,说这部书写阶级斗争,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徐海东知道后,努力多读,第三遍专注家族描写。 1964年8月北戴河会议,毛泽东又谈,从故事读到历史读,小说写四大家族,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其余三百多奴隶,用阶级观点才能懂。徐海东受启发,第四遍分析权力斗争,第五遍比封建社会和现实。毛泽东还劝许世友读,说不读不知封建社会啥样,书中家长制度在分裂。徐海东读到第六遍,有人问,他说多读加深理解。 毛泽东对红楼梦评价高,认为是中国文学顶峰,除了地大物博人口多历史长,就这部书在文学上突出。他觉得红楼梦不光爱情小说,还是社会历史缩影,讲阶级斗争激烈。徐海东坚持读,书页磨损,用布包好。这段经历影响后来红学研究,推动用阶级分析看古典文学。毛泽东读红楼梦至少五遍,影响全党干部学习传统文化。

0 阅读:276

猜你喜欢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