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组建神秘203独立小队前往朝鲜,这支队伍的建立为我军的胜利起到关键作用。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志愿军面临空中威胁,美军飞机经常低空轰炸。1950年10月,志愿军进入朝鲜,组建了各种部队来应对敌方优势。其中,203独立小队是情报侦察单位,专门处理无线电监听和敌方通信破解。这支小队的组建源于一次偶然事件,涉及熊德威的无线电操作和关崇贵的机枪击落飞机。 志愿军司令部有一台从国民党空军缴获的超短波电台,一直闲置。熊德威到来后,认出它的价值,开始尝试使用。他在调整频率时,截获了一个美军飞行员的求援信号。这个飞行员是被关崇贵用机枪打下来的。1951年2月4日,在614高地,志愿军阻击英军二十七旅一个营,美军飞机前来支援。敌机低空飞行,投弹射击,志愿军损失不小。关崇贵端起机枪,对准一架P-51战斗机开火,击中后飞机坠毁在山沟里。 飞行员跳伞逃生后发出求援信号,熊德威截获并联系上他,获取位置信息。志愿军派兵捕获此人。熊德威审讯时,问出姓名、部队编号、任务和联络波段。这些情报揭示了美军在冲绳等基地的空军指挥系统。中央军委重视此事,设立技术侦察台,后来正式成立203独立小队,隶属中朝联合司令部情报处,配合空二军工作。 这个小队的建立填补了志愿军在情报侦察方面的空白。美军空中优势明显,志愿军缺乏制空权,通过监听敌方通信,能提前了解飞机动向。小队的任务包括监测无线电信号,破解代码,提供实时情报。这直接提升了志愿军的防御能力,避免了盲目作战。事件的过程显示出战场上的技术应用如何从单个行动扩展到组织化部队。 203小队的成员包括技术人员和翻译,他们使用缴获设备进行监听。组建时间在1950年10月左右,正值志愿军大规模入朝。小队的贡献在于获取敌方空军情报,帮助志愿军在地面战斗中减少空中打击损失。这支队伍的神秘性在于其情报工作性质,不公开行动,但对战争胜利有实际影响。 203独立小队成立后,迅速投入工作,监听美军通信,提供基地位置和飞行计划情报。这些信息帮助志愿军布置防空阵地,减少轰炸损失。小队规模逐步扩大,增加设备和人员,覆盖更多频率。随着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小队的情报支持了多次战役,如上甘岭战斗中的空中预警。 战争后期,小队的情报帮助志愿军掌握美军空军动态,特别是在谈判期间的军事压力。小队的贡献体现在减少志愿军伤亡和推动停战进程上。停战后,小队解散,成员转入其他单位。203小队的经验被吸收到解放军情报体系中,推动了技术侦察部队的建设。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时期,我军组建神秘203独立小队前往朝鲜,这支队伍的建
运赛过去
2025-09-18 20:43:35
0
阅读: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