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洋洋得意。美商务部长说:美国再也不用依赖中国了他说:日本把5500亿拱

掘密探索 2025-09-14 13:46:52

美商务部长洋洋得意。美商务部长说:美国再也不用依赖中国了他说:日本把5500亿拱手送给了美国,我们建厂日本买单,这太爽了。 卢特尼克说的5500亿美元,其实是美日贸易谈判里玩的一场“文字游戏”。 日本那边自己说了,这所谓的“投资”就是个“上限规划”,里面真正直接给的钱只占1%-2%,剩下的98%全是贷款和贷款担保。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更直接,这些钱是日本国际协力银行帮美国企业找银行借的,日本自己不出钱,也不参与分红。 这操作简直就是“美式空手套白狼”:美国画了个“半导体、医药、能源建厂”的大饼,让日本当“担保人”。 要是项目亏了,日本得替美国企业还债;要是赚了,90%的利润都归美国。 日本网友气得直骂这是“经济殖民”,78%的民众都反对这个协定,说这是“丧权辱国”。 可卢特尼克倒好,跟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毕竟,能用盟友的钱填自己制造业的坑,还不用担风险,这买卖确实“爽”。 卢特尼克那句“爽言”,背后是美国对华“脱钩”战略的全面升级。他2025年2月刚上任,就频繁对华放狠话:3月要求企业别让中国拿到美国芯片,还污蔑中国AI公司“不当使用”技术, 8月宣布只卖“性能降低”的AI芯片给中国,说白了就是不让中国开发尖端人工智能;9月更放话“必须把半导体制造从台湾移回美国”,还称“不能依赖台湾芯片”。 这种“技术封锁+供应链重构”的两手抓,本质是美国想用政治手段重新摆弄全球产业链。 但现实很打脸:美国自己搞稀土加工,产能连中国的1/10都不到,想从缅甸、非洲找替代,结果纯度低、产量少,根本不够用。 半导体领域,《芯片与科学法案》砸了527亿美元补贴,结果商务部计划到2030年,把领先芯片产能从0%提到20%,还因为政策反复让企业不敢投资。 美国这么折腾,中国直接甩出“稀土牌”这个杀手锏。2025年6月,中美签了稀土供应协议,看着是美国“赢了”,其实中国通过控制许可证有效期和审批流程,把供应节奏攥得死死的。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不得不承认,只有中国交付稀土,美国才会取消制裁。 这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直接戳中美国要害。美国75%的稀土都靠中国,要是中国真断供,军工、新能源产业都得停摆,连给乌克兰和以色列的军事支持都得受影响。 特朗普政府虽然高调宣布协议,但司法体系很快泼冷水:8月29号,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裁定其“普遍性关税”越权违法,关税政策的法律基础直接动摇。 卢特尼克那句“爽言”,其实就是美国霸权思维下的自嗨。 从5500亿投资的“水分”到“去中国化”的瞎折腾,再到稀土依赖的现实困境,这场闹剧暴露了美国三大毛病: 第一,盟友都不信了:日本被当冤大头,欧盟、韩国投资承诺含含糊糊,盟友对美国的“经济掠夺”已经警惕起来。 国际评级机构惠誉都把美国信用评级展望调成“负面”,说它滥用金融霸权正在毁自己的国际信誉。 第二,产业政策太短视:美国想用关税、补贴强行重构供应链,却不管市场规律。 企业因为政策反复不敢投资,本土产能提升慢得要死,最后可能陷入“制造业回流失败+对华依赖更深”的死胡同。 第三,战略目标太矛盾:特朗普政府既想靠“中国让步”展示政绩,又想用关税施压逼盟友站队,结果两边都不讨好。 中国用稀土等关键资源反制,精准打击美国软肋,证明“霸权思维”在全球化时代根本行不通。 说到底,全球产业链是市场规律、技术迭代和各国比较优势一起搞出来的,不是哪个政客靠“爽言爽语”就能重新摆弄的。 美国的“去中国化”闹剧,最后只会让自己变成全球供应链里的“孤岛”。而中国,正靠着全产业链优势和关键资源管控,在这场博弈里稳稳当当,笑看风云。

0 阅读:393

猜你喜欢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