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30多个老婆,生94个孩子,一家近200人住在有100间房屋的洋房中,甚至连自

掘密探索 2025-09-14 13:46:52

娶30多个老婆,生94个孩子,一家近200人住在有100间房屋的洋房中,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分不清楚,印度男子却说:我这是在做好事啊。 查那家的“多妻传统”是他爷爷搞出来的。这老头创立了个查那教派,拿《圣经》当招牌,却加了条“男人能无限娶老婆”的规矩。 查那他爸是第一代教主,娶了7个老婆生了29个孩子,查那更狠——17岁娶了第一个老婆扎坦吉,30年里又娶了38个,最夸张的时候一年娶10个! 这些老婆里,最小的才17岁,最大的跟他岁数差不多,年龄差能当祖孙。 家里规矩严得像公司:年轻老婆住离他卧室最近的房间,岁数大的住一楼集体宿舍;谁枕头在床上,说明晚上被“翻牌”了。 家务分得明明白白,有人专门做饭,有人洗衣服,还有人喂猪。查那甚至盖了所学校,让大儿子当老师,想用教育把一家人捆在一起。 外面人都说查那“欺负女人”,可他老婆们倒挺团结。大老婆扎坦吉把家管得井井有条,还说丈夫“给穷女人提供了住处”。 确实,好多女人来自附近穷村子,嫁过来能摆脱酗酒的老公或露宿街头的日子。教派里的人定期捐钱,家里有纺织厂和养鸡场,老婆们能靠手艺赚钱。 这种“集体婚姻”在穷地方,居然成了个自给自足的小社会。 但仔细一瞧,这“乌托邦”全是裂缝。查那晚年自己都说,好多孩子的名字都记不住。孩子们长大后都往外跑打工,一家人越来越散。 更讽刺的是,查那嘴上说“多妻制救女人”,可家里规矩多得很——年轻老婆得拼命生孩子,岁数大的就被晾在一边。 印度法律明令禁止一夫多妻,可米佐拉姆邦有部落自治权,查那教派就这么钻了空子。 2021年查那死了,大儿子接了教主的位置,可年轻人不买账了:有的孩子搬出大楼,孙子辈里有人拒绝参与家里的事。印度社会也越来越不接受一夫多妻,教派的影响力早不如从前。 现在这栋粉色大楼成了旅游景点,游客光惊叹“房子真大”,没人关心里头的人活得咋样。对查那的老婆们来说,这里既是避风港,也是牢笼。 对孩子们来说,家族面子和个人自由一直在较劲。等查那的“皇帝梦”随着他去世慢慢淡了,这个超级大家庭的未来,怕是要变得更乱套。 说白了,这“多妻制”就是个生存游戏——查那拿宗教当幌子满足自己,穷女人用婚姻换口饭吃。但游戏规则根本撑不住:人太多饭不够吃,年轻人想自己闯,再大的家族也得散。 更扎心的是,这模式为啥能活到现在?还不是因为穷和歧视女人!在女人没机会上学、找不到工作的地方,嫁人成了唯一的出路。 查那的“善举”说白了就是把人当工具,用集体主义掩盖了对女人自由的剥夺。 现在印度城市发展快,这种“超级家庭”早晚得成历史。但查那的事儿提醒咱们:任何打着“救人”旗号的规矩,要是忽视了个人的尊严和选择,最后都得变成权力的游戏。 真正的善良,从来不是把人变成数字,而是让每个人都能活出个人样儿。

0 阅读:1
掘密探索

掘密探索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