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男子发视频称入住某奢华酒店时,朋友穿酒店拖鞋去吃早餐被拦,回房换鞋后发现

梅姐说法 2025-09-11 14:06:37

上海,一男子发视频称入住某奢华酒店时,朋友穿酒店拖鞋去吃早餐被拦,回房换鞋后发现外国人能穿同款拖鞋进入。男子质问遭敷衍。9月10日,记者核实,酒店承认情况属实,解释出于安全考虑,却未正面回应区别对待问题。2024年该酒店就有类似事件发生。(来源:中安在线 2025-9-10) 9月9日,张先生和朋友们正兴奋地讨论着接下来的行程。他们入住的是上海一家知名奢华品牌酒店,原本满心期待着开启一段美好的旅程,却没想到一场不愉快的风波正悄然降临。 早上,张先生和朋友们来到酒店餐厅准备享用早餐。朋友穿着酒店提供的拖鞋,脚步轻快地走向餐厅入口。然而,刚走到门口,就被一位工作人员伸手拦住了。工作人员一脸严肃地说,穿拖鞋不能入内。朋友一脸疑惑,指着自己脚上的拖鞋解释这是酒店提供的,可工作人员不为所动,坚持要求朋友回房换鞋。朋友无奈,只好转身回房,嘴里嘟囔着这规定也太奇怪了。 等朋友换好鞋回来,大家开始用餐。用餐期间,张先生不经意间抬头,竟发现好几个外国人同样穿着酒店拖鞋在餐厅里大快朵颐。张先生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心里涌起一股被区别对待的愤怒。他立刻放下手中的餐具,起身走到工作人员面前,质问道,为什么中国人穿酒店拖鞋就不能进,外国人就可以?工作人员眼神闪烁,支支吾吾地说,没注意到。这敷衍的回答让张先生更加气愤,他觉得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严重的侵犯。 张先生越想越气,回到座位后,和朋友们商量着一定要讨个说法。他们决定把这件事发到社交平台上,让更多的人知道酒店的这种不公平行为。视频发出去后,很快就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大家纷纷指责酒店区别对待客人,要求酒店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9月10日,中安在线记者得知此事后,决定进行核实调查。记者来到酒店,工作人员承认情况属实,接着解释说,出于宾客安全考虑,不建议客人穿客房拖鞋进餐厅,但穿其他类型拖鞋则无限制。当记者追问为什么外国人能穿酒店拖鞋进入餐厅时,工作人员却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只表示已和当事人沟通处理。记者并没有就此罢休,继续深入调查,发现2024年该酒店就出过类似区别对待客人的事。这让记者对酒店的管理和服务产生了更大的质疑。 随着事件的持续发酵,酒店方主动联系张先生,希望能进行协商解决。张先生表示,他并不想要什么赔偿,只是希望酒店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不要再出现这种区别对待客人的情况。酒店方面连连点头,承诺会加强员工培训,改进服务流程,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酒店出于宾客安全考虑,不建议客人穿客房拖鞋进餐厅,这一规定本身是否合理合法呢?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酒店的规定看似是为了安全,但穿其他类型拖鞋无限制,却对客房拖鞋做出限制,这种规定是否合理呢?如果酒店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客房拖鞋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而其他类型拖鞋不存在,那么这一规定就可能涉嫌设定不公平的交易条件。酒店在这方面没有充分考虑规定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存在不合理之处。 酒店此举是否违背了经营者与消费者交易应遵循的平等原则,破坏了平等交易环境,损害了国人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呢?公平交易权是消费者的重要权利之一,要求经营者在交易过程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在这个事件中,酒店对中外客人采取不同标准,国人穿酒店拖鞋不能进入餐厅,而外国人却可以,这明显违反了平等原则。酒店没有给予国人消费者和其他消费者同等的交易待遇,设定了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酒店工作人员在面对张先生质问时,称没注意到外国人穿拖鞋进入餐厅,这种回答是否得当呢?作为酒店工作人员,有责任维护酒店的秩序和规定,同时也有义务向消费者解释清楚相关规定。在出现区别对待的情况时,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调查原因,给消费者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是敷衍了事。工作人员的这种不作为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对于这起事件,建议双方进行调解。酒店方面应该诚恳地向张先生道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承诺改进服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最终,在协调下,酒店向张先生诚恳道歉,并给予了一定的补偿,张先生也表示接受。酒店承诺会加强管理,改进服务,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2
梅姐说法

梅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