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AI不行?
制造业这根实体经济的硬脊梁,现在穿上了AI新衣。
朋友发来一份关于中国AI的最新数据,其中展示的突破令人惊喜。然而细想其发展脉络,这一成果的出现实则情理之中。
2025年上半年日均调用量较2024年底实现363%的增长,目前超10万亿Tokens。其中,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以17.7%的占比,成为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大模型。
大模型向物理世界的智能体演变是大势所趋,美国《AI行动计划》提出AI将会带来一场产业革命,“赋能美国工人”,“支持下一代制造业”。
在这波AI+制造业的洪流中,阿里AI就在国内做这样的事。现在,伊利、一汽、TCL、三一重工这些制造业巨头都引入了阿里AI改造生产线。像在三一重工,AI不仅能现场管理,还被应用到生产排期优化、工艺焊接、工业视觉质检等流程,大大提升效率。在伊利,阿里AI覆盖了70%的供应链场景,几分钟就能查询完数据,以前需要半个月!
为什么阿里能捅破这层窗户纸?我认为有两点关键:第一,开源生态优势。通义千问衍生模型超14万个,超越美国Llama模型,是全球第一AI开源模型。第二,硬核实力。国际权威研究机构Omdia报告中,阿里蝉联了获评领导者,通义大模型性能及商用能力蝉联中国第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命脉,智能化转型关乎国家竞争力。作为国内头部AI大厂,给阿里这份担当鼓掌。阿里AI捅破的不仅是技术窗户纸,更是为打破中国智能制造发展瓶颈出力。
这是一条正确且艰难的路,只有阿里一家肯定是杯水车薪,需要更多AI厂商参与进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