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轮到我们出牌了。 以前是他们卡我们芯片,搞得我们很难受。现在,风水轮流转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9-10 21:25:00

终于,轮到我们出牌了。

以前是他们卡我们芯片,搞得我们很难受。现在,风水轮流转。荷兰ASML、美国格芯那帮高管估计都懵了,想造高端玩意儿,却发现最基础的原材料,得先来我们这儿排队拿号。 这局面说起来也简单,我们没搞别的,就是把工业的钨和芯片的镓、铟放进了“出口管制”的清单里,这就卡住了全球产业链的命门。 谁能想到,去年年初还在得意洋洋胁迫荷兰ASML暂停对华光刻机出口的美国人,今年就得乖乖来申请原材料出口许可。2024年1月,ASML应美国要求吊销对华高端光刻系统发货许可证时,恐怕没算到一年后自己的供应链会被反向钳制。 那些曾经对中国企业颐指气使的外企高管们,现在得捧着申请文件跑到中国商务部门口排队,这种角色互换的背后,是中国手里攥着的资源王牌——全球82.7%的钨产量、98%的镓产量和近乎垄断的铟加工能力,这些数字不是凭空来的,是实打实的产业控制力。 2025年2月4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的公告成了转折点。这份看似常规的文件里,仲钨酸铵、氧化钨、磷化铟等25种物项被纳入出口管制,连生产技术和工艺参数都算在内。 别小看这些专业名词,就说钨吧,这东西熔点高达3422℃,硬度更是没话说,被称作“工业牙齿”,芯片制造设备里的关键部件离了它根本扛不住高温高压。 而镓更被叫做“半导体工业新粮食”,手机屏幕、太阳能电池板,尤其是先进雷达里的核心元器件,没有镓都玩不转。铟则是显示器产业的支柱,那些高清屏幕里的ITO靶材,70%的铟都用在这上面,目前还找不到任何替代品。 这一手牌打得既准又稳。早在2023年我们就试探性地对镓、锗实施过管制,今年不过是把范围扩大到钨和铟,可就是这看似循序渐进的动作,让全球产业链瞬间绷紧了神经。 自然资源部紧跟着又收紧了钨矿开采配额,2025年第一批指标比去年减少6.45%,江西主产区降幅甚至超过10%。这边刚限产,那边市场就有了反应,4月底钨粉价格连续上涨,单周涨幅创下年度纪录,这就是供需关系最真实的写照——中国一调指标,全球价格就得抖三抖。 ASML和格芯们的慌乱不是没有道理。他们的生产线就像精密的钟表,缺了任何一种关键材料都走不动。镓这东西最特殊,自然界里几乎没有单独的矿床,都是炼铝时的副产品。 中国有完整的氧化铝产业链,顺带就把镓提炼出来了,成本低效率高。可欧美要搞就得从头建氧化铝厂,先不说投资几百亿,光投产周期就至少三五年,远水解不了近渴。 美国地质调查局早就说了,他们1987年之后就没开采过可用于半导体的镓,现在进口的镓里虽然直接来自中国的只占21%,但全球98%的镓产能在中国,那些所谓的第三国来源,追根溯源还是离不开中国的原材料。 更要命的是技术壁垒。中南大学的赵中伟院士团队研究的低品位钨矿处理技术,让我们能把别人弃之不用的矿渣变成宝贝,这种技术积累不是短期内能复制的。就像荷兰虽然能造光刻机,但里面的特种钨合金部件,原料还得靠中国。 现在管制清单里专门列了钨镍铁合金、钨掺铜这些特殊材料,精准打击的就是高端制造的痛点。这些材料密度超过17.5克/立方厘米,抗拉强度能到1270兆帕,少了它们,精密机床的主轴、芯片蚀刻机的核心部件都造不出来。 国际上的反应也挺有意思。美国商务部跳出来说要“保障供应链安全”,荷兰政府私下派人来沟通,想让放宽对ASML的限制,这些动作都透着焦虑。但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商务部发言人说得清楚:“符合规定的出口许可申请,中国政府也会予以批准”。 言下之意,别搞小动作,按规则来办事,该给的不会少,但想拿着我们的材料卡我们的脖子,没门。这种底气来自于我们对规则的掌握——用他们自己制定的“国家安全”逻辑,反过来维护我们的资源安全,这才是最高明的博弈。 其实这不是第一次出牌了。2023年管镓锗,2024年加锑,2025年又把钨铟纳进来,一步一个脚印,把战略资源牢牢抓在手里。这些金属既是传统工业的“维生素”,又是新能源、半导体的“催化剂”,战略价值堪比“21世纪的石油”。 那些嘲笑“资源陷阱”的论调可以休矣。中国不是简单卖原材料,而是通过产业链控制实现价值升级。我们出口的不是土法炼出的粗矿,而是纯度99.995%以上的精铟,是符合军工标准的特种钨合金,是芯片级的磷化铟衬底。 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背后是完整的技术体系,从采矿、冶炼到精深加工,每个环节都有专利保护,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就像铟锡氧化物靶材,我们不仅产铟,还能做成高端靶材直接供应面板厂,把利润留在国内。 ASML的光刻机再精密,没有中国的镓做芯片衬底,没有钨做精密部件,最终也只能是一堆废铁。格芯在美国建的晶圆厂,号称要摆脱对华依赖,可建厂用的特种钼靶材、蚀刻用的铟化合物,还得从中国进口,这就是现实的讽刺。

0 阅读:408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