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败退台岛的老蒋,听到曾泽生率领50军,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军、英军,打得跪地喊娘的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9-08 01:39:16

当败退台岛的老蒋,听到曾泽生率领50军,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军、英军,打得跪地喊娘的时候,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当年这个自己怎么都瞧不上的杂牌军,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震惊世界的铁血战旅了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朝鲜战场的雪,一场接一场地下,冷得像铁,硬得像石,第五十军的士兵们在这样刺骨的天气里趴在阵地上,身上披着冻得发亮的棉衣,脚下的靴子早已开裂,他们曾是国民党第六十军的一部分,曾在长春的破庙里啃树皮填肚子,也曾在台儿庄那样的战场上与日军血拼到底,可那时,没人愿意提起他们,杂牌军、六十熊,这些称呼比敌人的子弹还寒冷。   曾泽生从云南一路走来,打过仗,挨过饿,也被人冷眼看过,他出身黄埔,但不是蒋介石喜欢的那一类,他是龙云招揽的人,是滇军的子弟,不是中央军的嫡系,他的部队打得勇,可换不来一颗像样的子弹,换不来一口多的军粮,抗战时,他带兵在南昌、长沙、武昌一线拼死硬扛,战后却连一句表扬都被轻轻带过。   长春围困战的时候,曾泽生带着六十军被困在城里,外面是枪林弹雨,里面是断炊断水,士兵们饿得眼冒金星,城墙上看着其他部队的卡车拉着军粮驶过,却不敢多说一个字,他派出去求援的副官,被打了回来,回来时带了一句话,像针一样扎进心里:“这不是你们能拿的,”这一次,他看清了,原来再怎么拼命,终究只是别人棋盘上的一个弃子。   1948年秋,六十军在长春宣布起义,很多人以为这支部队不过是换了个名字,撑不了几天,可曾泽生知道,他要做的不是简单投降,而是彻底重塑,他带着部队脱下旧军装,换上新军服,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新的军纪、新的信念,他的战士们开始学政治、学纪律、学为什么而战,干部们和士兵同吃同住,战士们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也第一次明白自己不只是一个被驱赶着上战场的兵,而是一个真正的战士。   改编为第五十军后,这支部队最初在朝鲜战场上的任务并不重,扫荡、押送、清理遗留阵地,干的都是别人不愿干的活,兄弟部队看他们的眼神里,总带着几分怀疑,可曾泽生心里清楚,真正的机会还在后头,真正的战斗还没开始,1950年冬,五十军接到命令,要参与主攻作战,这一次,他们要正面迎战装备精良的美军和英军。   雪夜里,战士们踏着冰冷的河水潜行,英军的坦克在远处吐着火,机枪的火线织成一道道死亡的墙,曾泽生指挥部队从侧翼穿插,抓住敌军加油的间隙发起突袭,那一仗,五十军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血性,也打出了在志愿军中真正的第一声名号,第二天,战场上满地残骸,坦克被炸得像被撕裂的铁皮,敌军尸体横陈,曾泽生站在阵地上,心里一股劲儿在翻滚,那些曾经的轻蔑、嘲笑,如今被一场胜仗狠狠打了回去。   战报传回国内,彭德怀拍板嘉奖五十军,这是这支部队改编以来第一次获得如此高规格的认可,可曾泽生知道,更难的仗还在后头,很快,新的命令下达,五十军要坚守汉江,阻击美军发动的大规模反扑,这是一场硬仗,敌人调集了几百门重炮,燃烧弹、毒气弹、高爆弹接连不断地砸在阵地上,阵地上的土化成焦炭,空气里都是烧焦的味道,战士们吃不上饭,舔着冰川渗出的水,啃着皮带充饥,可没人退缩,他们憋着一股劲,要让所有人知道,五十军不是临时拼凑的部队,是能在最艰难时刻顶得住的部队。   阵地上有连队打光了子弹,就用刺刀肉搏,甚至用石头砸敌人,整连整营地倒下,可阵地没丢,等增援部队接防时,看见的不是一支残兵败将,而是一群用身体铸成堡垒的战士,有人冻成冰雕,还保持着射击的姿势,手指死死扣在扳机上,美军在战后总结报告中写道:这支部队的战斗意志堪比任何一个世界强军。   这份战报也传到了台湾,蒋介石坐在书房里,手里握着那份电文,眼神里满是复杂,他记得曾泽生,也记得六十军,但他更记得,当年自己亲手把这支部队拆成三个保安团,抽走了他们的炮兵,把他们丢在最冷最饿的战场上,说是“防止滇系坐大”,可现在,这支他曾不屑一顾的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魂。   他翻开旧档案,那些写着“杂牌军”、“通共嫌疑”的批示还在,墨迹未干,他记得曾泽生当年申请给士兵加饷,自己只写了一句“穷鬼闹饷格杀勿论”,如今,那些“穷鬼”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冰天雪地里,用缴获的美械与敌人厮杀,靠的不是高薪,而是一种信念,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将领,而是一整支有骨气、有血性的军队。   在朝鲜的雪原上,第五十军还在战斗,他们的脚步没有停下,士兵的眼神里透着一种不屈,一种只有从最底层爬出来的人才有的狠劲,他们不再是别人眼里的杂牌,不是被丢弃的残兵,他们是中国军队的一部分,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铁拳。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史》军事科学出版社    

0 阅读:1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