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冷板凳”!虽说马英九4次访陆,但一直没搞懂一件事:大陆对

古今知夏 2025-09-07 08:41:12

马英九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冷板凳”!虽说马英九4次访陆,但一直没搞懂一件事:大陆对他的客气,根本不是因为他个人有多重要,而是出于对两岸同胞情谊的善意。 还记得 2023 年他第一次来大陆,去南京拜中山陵那回吗?大陆这边把行程安排得妥妥帖帖,不是因为他是马英九,是中山陵里藏着两岸都认的历史根儿。 大陆想借着这事儿,让大家别忘了 “九二共识” 是怎么来的,是为了拉着两岸往一块儿凑,不是捧他个人。 后来他回湖南湘潭老家祭祖,更热闹。村里的乡亲们早早站在路边等,有人递家乡的茶叶,有人塞刚蒸好的米糕,笑脸堆得满当当。 那热情不是冲 “前领导人” 来的,是老乡见老乡的亲近 — 大陆从来没把这当成对他的特殊待遇,就是觉得 “都是炎黄子孙,回家祭祖就该热热闹闹的”,这是两岸亲情该有的样子。 他还去上海、广州的大学跟学生聊天,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老师全程陪着,有问必答。大陆高校这么上心,不是因为他马英九来了多有面子,是看重两岸的年轻人。 青年是两岸的未来啊,让他们多聊几句,多懂对方一点,将来统一就少点疙瘩,这才是真格的。 还有去苏州、厦门看台企那回,大陆官员陪着他转车间、看生产线,一条条讲对台企的扶持政策,比如减税、给补贴。 这也不是冲他来的,是那些台企里有好几万两岸员工,把企业帮好了,大家都能有饭吃、有钱赚 — 大陆对台的好,从来都是落到 “同胞日子过好” 上,不是玩虚的。 可马英九好像一直没看懂这些。他只看见机场挂的欢迎横幅,没注意横幅上 “两岸一家亲” 的字比他名字大一圈;他只觉得乡亲们热情,没明白那热情里是 “盼着两岸别再分开” 的心思,不是追着他个人捧。 这种糊涂劲儿,放到现在的局势里就更明显了 —民进党天天喊 “抗中保台”,把两岸关系搅得乱七八糟;国民党内部也没个准主意,有的人力气不用在维护统一上,马英九自己之前说的话,也没明明白白守住 “九二共识” 的底。 这种时候,大陆还能像以前那样 “客气” 吗?显然不能,总不能热脸贴冷屁股,让善意被误解成 “捧他个人” 吧? 再说了,大陆对台的善意从来都有准头 — 只看 “是不是对两岸同胞好”,不看 “是谁来”。之前新北市长侯友宜来大陆,大陆陪他去看社区养老、看农产品合作,为啥? 因为能帮新北市民省点钱、养老方便点;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来,大陆跟她聊两岸戏曲、聊传统文化,为啥?因为能让两岸同胞更亲近。 你看,只要是为同胞办事,大陆就敞开门;要是偏离这个方向,想靠个人身份沾光,那肯定没人惯着。 现在马英九坐了 “冷板凳”,其实是大陆把话说明白了:两岸关系的根是同胞情,统一的底是一个中国。想在两岸交流里受待见,别想着 “我多重要”,得想着 “能为两岸同胞做啥”。 以前客气,是给交流留余地,给亲情留温度;现在不那么客气了,是盼着他能醒醒 — 别再拎不清,别把同胞情当成个人的 “面子”。 这可不是大陆故意针对他,是把两岸关系的本质摆到明面上。 从中山陵的历史情,到老家的乡土情,从学生间的年轻情,到台企里的生计情,大陆一直做的,都是 “把同胞放在心里”。马英九要是能从这 “冷板凳” 里品出这点,才算真懂了大陆的善意 这份善意从来不属于某个人,是给所有两岸同胞的,是给中华民族统一的未来的。 要是还不懂,那这 “冷板凳” 可能还得坐得更久。

0 阅读:1346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