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请求中国,帮忙让伊朗铁路全国互联! 据俄媒“今日俄罗斯”报道,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访华期间,向中方提出一个请求,希望和中方进行磋商,让中国帮助伊朗实现全国的铁路互联。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中国人常说的话,如今也成了伊朗总统莱希最关心的事。 伊朗的铁路问题确实是个老大难,这个位于东西方交汇处的国家,虽然地理位置重要,但铁路系统却十分落后,现有铁路大多是不同时期修建的,标准不一,有些线路甚至还是二战前建的,目前全国铁路总长只有1.3万公里左右,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很多地区甚至完全没有铁路覆盖。 对中国来说,帮助伊朗修铁路既是挑战,也是个好机会,中国有着全球最长的高铁网络,积累了在各种复杂地形修铁路的经验——从高原冻土到喀斯特地貌,这些经验正好能用在地形复杂的伊朗。 其实中伊在铁路方面早有合作,2016年,中国公司完成了德黑兰至马什哈德铁路的电气化改造,让这条线路的运输时间大大缩短,客运能力提升到每天100万人次,这个项目成了两国合作的样板工程。 莱希总统这次来找中国帮忙,眼光放得很长远,伊朗地处国际运输要道,如果国内铁路网完善了,就能成为连接印度、俄罗斯、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大幅缩短从印度洋到欧洲的货运时间和成本。 对中国来说,帮助伊朗修铁路也很有意义,既能加强中国与中东的经济联系,保障能源进口渠道多元化,又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通过修路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中国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发展合作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伊朗选择与中国合作修铁路,也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在面临西方制裁的情况下,伊朗需要新的合作伙伴,而中国能提供不受政治条件限制的技术和支持,正好符合伊朗的需求。 如果这个铁路项目真能落实,将对伊朗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完善的铁路网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促进资源开发,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创造就业机会,甚至可能改变伊朗国内的人口分布和产业格局,对普通伊朗人来说,这意味着出门更方便、商品更丰富、工作机会更多。 中伊铁路合作不仅是两国之间的项目,也对全球基础设施联通有积极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基础设施联通不仅是修建道路和轨道,更是打通经济、文化和信息的交流渠道,体现了中国通过互利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理念。 伊朗总统请求中国协助修建铁路,这反映了一个趋势,发展中国家正通过合作实现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发展",这种合作不同于西方传统的援助模式,更注重平等互利和实际效果。 中国的铁路技术和经验来自国内实践,这种能力特别适合伊朗等地形复杂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合作不仅是完成工程,还包括技术转让、人员培训和运营管理,帮助伊朗自主掌握发展能力。 伊朗选择与中国合作,也说明世界格局在变,在单边制裁越来越多的国际环境下,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找更多元的合作伙伴,中国提供的不仅是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一种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发展合作选项。 修铁路的价值远不止交通本身,它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加强文化交流,甚至可能为冲突地区带来和平发展的新机遇,当中伊铁路合作放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看时,意义就更深远了:这代表了一种通过互联互通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最后,这种合作能否成功,不仅要看铁路修得好不好,还要看后续运营和维护是否到位,因此,中伊铁路合作需要重视本地人才培养、商业模式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互利共赢,成为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新样板。
伊朗总统请求中国,帮忙让伊朗铁路全国互联! 据俄媒“今日俄罗斯”报道,伊朗总
物规硬核
2025-09-05 01:33:4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