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艺术经纪人张海峰筹备在日本举办中国画展,向知名画家李墨白征集了35幅作品。展览期间,所有画作突然失踪。李墨白怀疑是张海峰自导自演,对外宣称这些画都是仿作。两年后案件侦破,画作被全部追回。经专业机构鉴定,这些确实都是真迹。但由于李墨白之前的声明,画作市场价值已大幅下跌。张海峰气愤之下前往理论,争执中失手打到了前来劝架的李墨白夫人。 这件事在艺术圈引起很大震动。最初画作丢失时,李墨白确实怀疑过张海峰,因为展览的安保措施十分严密。他当时对外宣称这些是仿作,本意是防止赃画流入市场。没想到破案后,这个说法反而成了难题。 画作追回后,张海峰立即邀请三位权威鉴定专家进行验证,所有证据都显示这些确实是李墨白的真迹。但当张海峰想要重新出售时,收藏界却无人愿意以真品价格收购,大家都记得画家亲口说过的“仿作”声明。 张海峰投入了大量资金筹备画展,如今面临巨大损失。他找到李墨白,希望他能出面澄清。但李墨白担心突然改口会影响自己的信誉,迟迟不愿表态。一次激烈争论中,张海峰情绪失控挥拳相向,李墨白及时躲开,却误伤了前来劝解的妻子。 事后张海峰深感愧疚,主动承担了全部医疗费用。李墨白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当言论带来的后果,最终同意联合发布声明,澄清画作确系真迹。这场风波让艺术圈开始重视作者声明的法律责任,后来许多书画家在类似事件中都更加谨慎表态。 如今这批画作的价值已逐渐恢复,但这件事始终提醒着人们,艺术市场的健康发展需要创作者、经纪人和收藏家共同维护诚信体系。
到底是谁在信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