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朝,满清是如何伪造、删除事件,重构历史记忆的?其实,最典型的就是:炮制朱三太子案,隐没南明抗清史实、淡化甲申殉难。这并非简单的 “胜者王侯败者寇”,而是一套精密、系统且充满深意的记忆操控工程。 上篇关于满清如何维系少数特权集团利益的文章,又被举报删除了,呵呵!看来这事依旧任重道远。这说明又戳到有些人肺管子了,所以接奏乐接着写。 先说说这个朱三太子案吧,满清刚进关那会儿,老百姓心里还揣着对明朝的念想,总盼着朱家有后人能站出来。这时候就接二连三冒出 “朱三太子”,一会儿有人说自己是真太子要反清,一会儿又有人被指认是假的。满清一边派兵镇压这些 “作乱者”,一边到处宣传 “这些都是冒牌货,朱家早就没正统后人了”—— 慢慢的,老百姓就觉得 “哦,原来真太子要么死了要么没本事,再盼着明朝回来也没用了”。说 “炮制” 确实有点道理,毕竟有些所谓的 “朱三太子”,说不定就是满清为了安定人心、断绝民众念想,故意揪出来放大的。 再看南明抗清那档子事,当年史可法守扬州、郑成功收复台湾,多少人拿着刀枪跟清军拼,就是想保住明朝的一点血脉。可满清后来修《明史》的时候,压根没给南明那些政权正儿八经的地位,要么叫 “南明伪政权”,要么把史可法这些人写成 “不识时务的顽固分子”,连他们抗清的壮烈场面都少得可怜。咱们现在能知道这些事,好多都是靠当年文人偷偷写的私家笔记,要是光看满清官方修的史书,还真以为南明那会儿没什么人抵抗呢。 还有甲申殉难,1644 年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好多大臣、宫女跟着殉国,这本来是明朝灭亡最悲壮的一幕。可满清不怎么提这些,反而总说 “崇祯是个亡国之君,把天下治得一团糟,我们是来解救百姓的”。他们更愿意强调自己 “顺应天命”,却把那些殉难者的忠义淡化了,好像明朝灭亡是活该,没人记得那些人为了家国赴死的骨气。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聊这些的时候也得冷静点。改朝换代后,新王朝调整历史叙事其实挺常见的,就像汉朝写秦朝、唐朝写隋朝,多少都会突出自己统治的合理性。但要说这是 “精密系统的记忆操控工程”,是不是有点太绝对了?满清修《明史》修了近百年,里面也有不少史官偷偷保留了真实史料,而且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南明史、甲申殉难的细节还是被学者挖了出来,并没有真的被完全删除。 真正麻烦的是,一说起这事就容易走极端:要么觉得满清全是恶意伪造,要么觉得 “胜者修史天经地义” 不用较真。其实看历史得拿着史料说话,比如想知道满清怎么写朱三太子案,就去翻《清实录》里的记载,再对比民间的野史,才能看出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为了统治调整的说法。要是光凭着情绪说 “全是操控”,反而容易偏离真正的历史真相。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为什么最近网上对清朝的风评越来越恶劣?因为大家慢慢回过味儿来了,李约瑟难题从头到
【138评论】【75点赞】